第十七章 调任(1 / 2)
华夏看不得自家孩子受欺负。
所以华夏会一直大步向前。
廖焰燃和殷灵毓打了个报告。
他想调去最新收复的藏区前线做政委。
京城现在安定平稳了许多了,他想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光,热。
彼时听闻这个人的选择,爱新觉罗·玄烨摇摇头,笔下没有停,写着自己的回忆。
好的,坏的。
逝去故人的面孔一一浮现,那些昔日妃子如今也都各自收到属于她们的改造和安置。
爱新觉罗·玄烨想,殷灵毓这样,廖焰燃也这样。
太过纯粹,太过……惑人。
让人哪怕觉得很傻也没办法讨厌。
因为自己也在她们保护的范围内。
不然,他现在也不会在这里还能写什么回忆录。
早死了,坟头草估计都比他自己高了。
儿女们偶尔会来看他。
华夏给他安排了大体过得去的生活,其他儿女,在有余力的基础之上,给爱新觉罗·玄烨这里也零零碎碎留下了不少有用的日用品。
其中混的比较好的,就有昔日的四公主。
没有了恪靖的公主头衔,但雅索卡依旧在蒙古饱受赞誉,她保留了许多权力,因为她有很多牧民的支持。
经过组织上的考察,雅索卡除了需要定期与指导员进行思想交流,仍旧是蒙古方面的掌权人。
且因为同为女子,被觉得有优势,而常常代表蒙古与殷灵毓接触。
华夏入关后,蒙古原本就因为朝廷近年来的压榨不满,又慑于枪炮,它们天生克制骑兵,而对融入华夏颇为动摇。
所以他们难得没有生事。
随后华夏拿出的诚意也打动了他们。
上次是羊毛纺织和廉价日用品。
这次是牛痘。
对于天花肆虐最严重的蒙古来说,这不亚于长生天的馈赠。
没有阻拦,不用交换,华夏研究出来了,就叫他们准备用起来了。
蒙古的老萨满问为什么。
华夏说,你们也是华夏人啊。
所以雅索卡又来京城了。
带着各色哈达,带着银碗和蒙古的小伙子姑娘,带着老萨满,还有蒙古最好的的羔羊。
九白之宴,银碗敬酒,哈达献礼。
殷灵毓被好几条蓝的白的金的绿的哈达团团包住,老萨满给她唱的满耳朵里回荡的全是赞祝歌。
然后郑重回赠了一份展草原计划书。
众人总得聚在一起开会,新历元年他们刚规划了一个短期的目标,暂定为五年。
这五年里,他们除了要得到倭国及其银两,还要大力普及扫盲,宣讲卫生知识,严厉打击黄赌毒,恢复改善各地民生,进行全国性的土地改革与农业增产,建立初步的全国性重工业网络,修建主要交通干线,完成军队的整编,换装和思想统一。
所以大会小会总是不断。
但人人都满怀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围在彼此身边,拿着数据,拿着报告,拿着实践所得的资料,一口气争辩到嗓子冒烟,在确信可行后再向下推行。
“我认为第一优先必须是川藏线!
连通四川盆地和拉萨,意义重大!
藏区刚定,有了这条路,我们的政令,物资,军队才能源源不断进去,才能真正稳住那片高原!
这是战略路!”
“我理解你的心情!
但修川藏线?你知道那要穿过多少雪山峡谷?以我们现在的工程能力,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五年?我看五十年都够呛!”
“我看,当务之急是修大路!
优先连通京城,中原,江南,两湖!
这才是经济命脉!
能让北方的煤铁南运,南方的粮食布匹北调,盘活全国经济!”
“江南两熟归两熟,东北也不差啥!
南方现在正需展,还是多往南方调煤铁吧!
只是这样大批的物资运输,还是应该等到咱们的火车建成……”
“等会儿!
跑题了!
我还是认为得最先考虑战略性道路!
没安全,谈什么经济民生?”
被夹在中间的工程负责人一个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