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上供(2 / 3)

加入书签

p;  但随着殷灵毓的布局一点点显露,众人也渐渐看出了门道。

    秦朝为什么要修秦直道?

    因为道路建设,既是经济动脉,也是民生基石,更是战略支撑,其效益远超单纯交通范畴。

    不说道路修好之后商税的上涨,就是看最先修的道路都是在哪里?都是如果要北伐的话,军队和物资最可能运送的路径。

    殷灵毓先修的就是后勤保障。

    天兴四年,殷灵毓十六岁。

    李清照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真正舒适区,御史台,每每言辞辛辣,不畏强权,现在谁见了不称一声李大人。

    岳飞早已靠军功成了将军,他先是一路在长江南北行动,又一路南下,一直几乎到了岭南,其间不知道为殷灵毓提供了多少当地的一手资料,也不知道为百姓消灭了多少匪寇。

    说消灭倒也并不算是恰当,有不少虽然落草为寇,但并非大奸大恶之人的,要么收编进军中,要么由文官接手安排落户,去修路或者进工坊,也能好好过日子。

    韩世忠和梁红玉有时分兵行动,有时又合并到一处,二人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找了人主婚,补办了一次婚礼,殷灵毓还去凑了热闹。

    天兴三年就在金人老老实实送上岁贡,还有大宋上下焕然一新,齐心协力的发展中渡过。

    张荣本来做的事情和岳飞韩世忠也差不多,但后来发现这样打不痛快,还老是被乡亲搞的窝心,干脆打报告申请去替换宗泽,和金人斗智斗勇去了。

    而宗泽也被张荣从边境换防回来,和张所一样,都有了最后再打一仗,就退休致仕的心思。

    韩世忠,梁红玉,焦池,岳飞,杨再兴等新人络绎不绝,他们这些老家伙,已经快打不动了,该休息了。

    但在那之前,他们要拿回属于汉人的燕云十六州。

    从天兴元年开始,一直到天兴四年,一面内部改革整顿,一面从金人那里薅羊毛,大宋现在富裕到足以支撑近乎全部的军队一齐北上。

    殷灵毓到底还是跑出去了,大臣没拦住,唉声叹气。

    “官家这溜得比弹劾奏章还快!我昨儿个才递了《论御驾三不宜》,今早宫门侍卫说陛下进了岳将军的亲兵营,天没亮就往北去了!”

    “得,咱们陛下这是对燕云十六州势在必得了,老规矩,咱们把后方守好了就行。”

    “说的你不想复我汉家河山一样,把你的嘴角压一压吧!”

    “我说,有没有人管一下户部的死活啊?算不完,根本算不完!”

    “别嚎啦别嚎啦!老夫给你们借调点人!”

    能怎么办?

    官家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再说了,官家平时勤勤恳恳,也不玩乐,也不奢靡,孩子就是想打个外族,他们又不是供不起,想出去撒欢儿就去吧!

    什么?担心陛下的安全?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