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第二个关键人物(5 / 6)
看。
出租车上,大概是终于觉得沈睿的身份对他来说不再是单纯母校老师,翟达多了许多问题想问。
“沈老师,当初.您是为什么选择回来当一个老师?人大博士那个年代很吃香才对吧?”
沈睿沉吟了片刻,表情中也带了点回忆。
“和你刚才的情况类似?”
“刚才,凉皮钱?”
“对,就是凉皮钱。”
沈睿也不再将翟达单纯当做一个自己学校的学生和晚辈,也终于愿意谈一些往事。
目光看着窗外,从老城区朝新城区而去,道路两边的建筑,好似一副时间的画卷。
越来越好。
“二十年前.我是东阳第一个考上名校的大学生,我父亲早亡、母亲是毛纺厂普通职工,舅舅也还不是毛纺厂厂长,从小吃红薯和小米长大,在街坊邻居家蹭了这家蹭那家”
他从那“考场晕倒”的乌龙后,注意到了翟达这个学生,而后一直默默关注。
也许是因为.翟达和他有许多的相似。
甚至更艰难一些。
“考上大学那年,知道我家庭困难,街坊邻居、乡里乡亲们,每家五毛一块的凑出300块钱,县政府发了500,学校奖励200,一共1000,供我去外面上学东阳那时是全国出名的贫困,我哭着给大家磕了头,然后才踏上了求学旅程的第一步,发誓学成后回来建设家乡.满脑子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剩下的故事,也没什么特别的,甚至到这个年龄拿出来说都矫情,穷小子只有抱负和自尊,其他什么都没,被大城市和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将自尊磨成了自卑,九十年代,这方面的冲击比现在还要大,社会氛围也还要复杂。”
“于是我每日抱着书本度日,什么书都愿意看,但却什么现实都不愿意看。”
“从本科起到博士毕业近十年时间,我都在一种自我内耗之中,若不是脑子还算聪明,毕业都难那时是包分配的,我毕竟有张文凭,但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就选择回来做了个老师,现在想想,也不过是精神上的自我救赎,行动上的自暴自弃。”
“那一千块钱我也以为自己承的住,最后发现其实承不住。”
翟达抿着嘴,也是感慨万千
自己刚高考完后,对方就一再提醒,作为小地方考出去的大学生,大城市的价值观冲击,是需要过的第一关。
显然这是沈睿老师的切身之痛。
在二十年后,可以当做“矫情”娓娓道来,但当年在京北宿舍里啃咸菜馒头的时,那东阳的上一代骄傲,又会是多么的煎熬内耗呢
年轻的心,是否也曾轻轻碎过?
沈睿说着说着,突然失笑,好似想起了什么很可笑的事情:
“等我要离开京北的时候,才发现那1000块钱,我其实一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