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民营企业之人在江湖(3 / 4)

加入书签

p;偌大的会议室中,每家企业有三人上桌,就足足一百多人了,后方小板凳再坐一圈,更是满满当当。

    研究院这边,上桌的是翟达、程墨和孙婷,三人坐在一起,尤其显眼。

    因为实在太年轻了。

    即便有些企业家带来了自己的子侄辈,大多也都是三四十岁。

    但也正因为如此,格外好辨认。

    一位不认识的大叔隔空对翟达笑了笑:“翟总真是年少有为啊。”

    看了一眼对方台签,是散装省民营老大哥“沙钢”的董事长,盛文荣。

    翟达微笑道:“后学末进,还要继续努力。”

    “不知道翟总在哪个酒店,我们散装省民营企业打算小聚一下,您愿意回到散装省我们都很高兴,但一直没机会碰一碰。”

    翟达想了想,还是没有选择拒绝,产业合作互相交织,包括“机核半导体”现在就有不少供应商坐在会议室中,只是之前都是单纯业务交流。

    吃顿饭罢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专门跑一趟他没兴趣,撞上了吃顿饭很正常。

    于是微笑道:“好呀,之后与您联系。”

    老大哥笑着点点头。

    大概五分钟后,卢部带队,大步流星的走入,各企业参会者纷纷起立欢迎,卢部笑呵呵的与离得近的握手,离得远的打招呼。

    不同的场合,“大佬气势”确实不同。

    卢勤俭路过翟达的时候,双手放在其肩上,很亲密将其按回了座位上:“各位请坐,今天的议题还挺长的。”

    离开前拍了拍翟达臂膀,使了个怪笑的眼神。

    大致意思是:是不是没见过我这一面?

    天天凉皮店里请客的是他,田埂上和翟达深一脚浅一脚考察的是他,此时让无数普通人只能仰望的巨富们集体起立的,也是他。

    “议题研讨会”进行了足足五个小时,可能放在组织内部只能算“有点长”,但对研究院来说,已经是比命都长了。

    孙婷从一开始紧张的正襟危坐,到后来弓腰前倾,到最后就差趴桌子上了。

    而程墨则依靠着莫大的内驱力,从头到尾板着腰,胸前翟达赠送的“驳头链”大概是全场最装逼的配饰了,不过他本人很自洽,只是偶尔跺跺脚,捶捶腿。

    翟达就不一样了

    他有挂。

    早早就用念动力,给自己加了个靠腰。

    除了明确之后主会场的流程和议题外,一共有十家企业有发言机会,对国家提出产业规划建议,顺便也自述本领域的状况。

    其他几十家.大多只是来听的,这并不折煞这帮巨富。

    如果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