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想家乡的时候,就去小料台吧(2 / 3)

加入书签

所以那日,两人在办公室里才聊着足足三个小时。

从最初的突兀,到后来的不舍,直至王校长沉下心来,为研究院未来的规划提出建议。

翟达对于选址的一些思考,也是从校长这里吸取的。

王校长拍了拍翟达的后背,好似拍打家里的后辈,一点小失望,尽数消散在这轻飘飘的几下动作中:

“所以啊做了决定就别多想了,以后合作的机会多着呢,产学合作、联合研发,也许你们在校外,反倒是对学校更有助益,说不得几年后,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哈工大‘东阳分校’的事情呢,哈哈哈,一切都有可能。”

很离谱的一个玩笑,王校长自己都想不到,东阳得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够格安一个哈工大分校

翟达点点头:“我一定好好努力.”

闲谈间,卢勤俭一行已经走出了到达出口,远远就看见了一老一少。

翟达上前一步:“卢部,好久不见。”

卢勤俭和二人握了握手:“王校长、翟总,好久不见。”

翟达见对方人员齐备,机场乱糟糟的不方便多聊,直接道:“我们去研究院聊吧。”

一行人出发去往了机械核心研究院,因为卢勤俭只有一天时间,所以就不去哈工大坐了。

熟悉的工业园,熟悉的九号楼,比起上半年那次,这里确实要拥挤了许多。

不过那种走入进来,看到那棵倒吊之树时的神清气爽感,还是一样的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来的科学院专家和企业技术代表,站在树冠下默默交出了自己的“卧槽”。

而第二声卧槽甚至没保留到二楼,看到一只巨大乌鸦落在翟达肩头后就交货了。

翟达摸了摸鸟头,一耸肩给小黑又赶走了,今日比较正式,没工夫凹造型。

“各位请跟我来。”

上楼后,研究院少部分人在门口等待迎接,大部分则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只是偶尔会忍不住朝这边张望过来。

毕竟是大佬考察,都比较好奇。

看到满满当当的研究院,卢勤俭也是感慨这里发展之快,上次来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号人,现在几乎满了。

你看,茶水间都站了七八号人啃水果,吃的多开心。

来之前他特意说过,除了碳化硅电机而来,但他也想了解一些“鸿图os”的状况。

于是翟达叫来了程墨,给他了一个装逼的机会。

至于研究院搬迁、建厂、政策咨询的事情,不急。

先看看尖货,再去谈价格!翟达放在了最后,这件事也需要和卢部私聊才更加稳妥,此时人太多了。

程墨还是那副金装冷面精英的造型,头发一丝不苟,衣衫永远整齐,就连眼镜也从不倾斜哪怕1°c但依然经常用无名指去推.

其实翟达回忆起来这家伙以前没这么极端的,甚至还挺逗比的,但时移势易,每个人都在成长,在获得了成就后,各种原因助长了他爱装逼的性格

当然这个年龄若不自带一点“逼气”,确实不好管理上百号人。

程墨带着众人,在项目组的数个部门间开始游走,并根据不同部门,介绍着各个方向的发展。

“目前鸿图激活设备数量,每个月都在以200万部左右的速度增加,尤其是第四季度,节假日多、消费欲望强,在新推出的智能机型号中,搭载鸿图生态的机型占有率达到了79%。”

卢勤俭暗自点点头,他获得数据其实比这边更详尽。

在工信部的牵头下,全国手机厂商拥抱鸿图的速度很快也很彻底,优质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附加服务,也激活了市场需求。

原本他们预测,今年全国智能手机销售量在2000万部左右,但下半年因为鸿图的出现市场大热,总销量估计会在2300万左右。

不要小瞧这300万,相当于市场规模增长了15%,连带互联网企业、手机供应链上下游、手机服务业都在增长,贴膜的都挣老鼻子钱了。

若翟达这次拿出的是什么不痛不痒的小项目,说不得工信部都会劝劝翟达:年轻人别分心,好好把“鸿图os”养成全球巨兽再说。

不过碳化硅半导体显然不是不痛不痒的小项目,也才有了他的二度前来。

程墨推了推眼镜,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