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4 / 5)

加入书签

、拍摄的风格都很像艺术片,实际上还是个比较通俗的故事。它没有晦涩的艺术表达,讲的是人和情爱。当然,电影素材摆在这儿,王重当然也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按照一个艺术片的方向和风格剪辑,把直白的、不那么留白的地方都剪掉。但目前大家的想法还是一致的,让这个电影不往更加晦涩的方向走。

    因此,如果准备这么做的话,王重这部新片到底去哪个电影节首映,就需要认真地考虑一下了。

    西图尔肯定是不能去的,商业片在那儿最不受待见。

    比卡洛其实也没有好到哪去。

    按照大家对《胭脂扣》的定位,这部电影其实应该是一部可能无法得到电影节褒奖、但是会被观众很喜欢的电影。

    因为它对观众很友好,不复杂,但又不是普通的爆米花电影,一样有着很浓烈的作者性表达。

    杜尔什维奇又跟陆严河和陈碧舸表达了欢迎常来比卡洛电影节的态度。

    陆严河笑着点头。

    -

    《夜奔》在各位影评人和媒体的口中,得到了很不错的评价。

    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很少有大导演拍短片的,更别说拿出这么高的预算来拍短片。

    《夜奔》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放到一部长片里去的。

    王重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为什么会拍这样一个短片,就按照大家已经统一的口径,说:“一个是为我刚拍完的电影《胭脂扣》试拍一下,找一找镜头到底要用什么风格,因为都是有年代感的背景,需要做一些尝试,二呢是这个剧本我早就写完了,压箱底压了很久,以前找不到投资方愿意投资,没拍成,这一次有辛子杏牵线搭桥,帮我拉来了拍摄经费,陆严河和陈碧舸又愿意支持,我就趁机拍了。”

    很多外国记者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意思,说:“这个短片可不可以拍成一部长片?”

    这种完全中式美学的镜头,把外国的记者给狠狠地震惊了一把。

    这是几千年文化美学的加持。外国记者了解得不多,自然容易被那些明灭虚实的意象和光影所惊讶到。

    电影本身最为直接的就不是剧本,而是画面。《夜奔》的镜头画面美感做到了极致,剧本和人物都仿佛变成了画面变化的工具。

    陆严河被问及《夜奔》会不会拍成长片,他也只是笑着说:“这得问导演,我也不知道。”

    不过,他想了想,如果拍成长片的话,这部电影也许没有现在这样的口碑。

    还是陈思琦的那句话。

    大家嘴上不承认,其实还是功利的——换算到这件事上,大家是有偏见的。

    大家不会用看电影长片的标准来衡量《夜奔》。

    一个短片拍到这样一个镜头美学的极致,大家会觉得很牛,不愧是王重。

    但要是长片也还是这样,几乎没有剧情,而且说穿了就是一个爱而不得、无法在一起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