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夏天的尾巴(3 / 7)
样的电影,他们的预期票房甚至只有1000万左右——
只要1000万左右,就可以靠院线票房实现盈利。
当然,这仍然很难。
因为外语片没有中国人熟知的明星,又不是什么特效大片。
要撬动观众来看电影,其实难度很大。
好在灵河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电影宣传经验。
灵河在这两部电影上面,也没有投入大量的宣传经费和资源。
《红舞鞋》这部电影,灵河全资制作,一共也只花了320万人民币。
这是一部在马来西亚制作、全马班底的电影。
无论是演员还是制作人员的酬劳,都比中国、欧美这样的电影制作高地要低很多。
本来,灵河也想为《红舞鞋》送电影节来着。
但是看过片子之后,大家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不适合电影节。
陆严河看过之后,也是这么说的。它是《贝利叶一家》《海蒂和爷爷》这样的剧情片,类似于《读者》杂志上的那种温情小故事。
这种片子,虽然是剧情片,却并不文艺——
虽然一开始灵河真的是按照文艺片来给这部电影定位的。
《鬼魅之影》就完全是陈寅的选片团队从全球各地的电影里挖出来的了。
它今年五月才在西班牙上映。
它即使在西班牙,取得的票房也不是多么破纪录式的。
但是,它的题材、风格却是中国电影审核能接受的,整体口碑又确实还行,加上洽谈之下,西班牙对于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发行权只要了60万美元。非常符合陈寅的“试水”标准,陈寅就拿下了。
灵河没法儿给这两部电影配套高规格的宣传资源,不然容易赔本。
但是,该有的首映式、媒体场,一个没少,甚至,灵河还通过提前把两部电影的视频平台播放权卖出去,换取了2天的固屏和预告片推送。
当然,明星的资源也一个没落下。
做了这么多戏,灵河现在已经不需要陆严河亲自去打招呼。
跟灵河合作过或者即将合作的明星们,都在灵河相熟的人的拜请下,转发了两部电影的预告片。
而灵河从《那些年》和《大海啊我呸》的联动宣传方式获取的灵感,也让他们甚至拉着两部正在拍摄的电影剧组,组织了内部观影场,用作宣传素材。
既宣传了这两部电影,又为灵河自己的新电影做了预热。
这一切都源于陈寅对这两部电影宣传定的调子——
没钱,没名,没明星,但电影有内容,质量不错,尽可能地打开知名度,让更多的目标、潜在观众,知道这两部电影。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