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仙剑?游戏改编?(7 / 9)
达到预期。
谁都没有想到,《那些年》在韩国和日本都小爆了一下,上映首周,都拿到了200万美元左右的票房,倒是在美国,虽然只有200家影院开画,可竟然也只拿到23万美元的票房,陆严河编剧的电影,第一次在北美表现得“惨不忍睹”。
好在绿谷本来也没有寄希望于《那些年》能够拿到不错的票房。陆严河自己也是。不然,陆严河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还愿意让绿谷以200家影院来给《那些年》开画。
因为北美这样的票房表现,陈寅斟酌了一下,觉得《那些年》没必要强求再在欧洲各国院线上映,以150万美元10年的价格,将欧洲的发行权卖给了欧洲一家片商。
这样一次性赚150万美元,虽然可能从长线上来说,吃了一点亏,但胜在也省了很多的精力,一次性做了交割。
-
等陆严河来公司跟陈寅开会的时候,陈寅就笑着说:“陆总,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你很多思路真的是高瞻远瞩。”
陆严河瞬间头大。
“你这突然拍我马屁,是怎么了?”
陈寅笑着说:“不是我拍马屁,是我这一次在海外推销《那些年》的时候,我充分意识到,当李治百在国际上有了一部代表作《活埋》之后,一个明星对于推销一部不那么受瞩目的片子,作用有多大。这一次欧洲能够以10年150万美元卖出去,一大半是靠着李治百。”
陆严河:“这本来也是电影明星的作用。”
明星当然不可能决定一部电影的生死,但是,明星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片——
当电影本身没有第二张名片的时候。
尤其是那些非院线的购买方,他们买一部电影,如果电影里有一些认识的明星,哪怕它稍微烂一点,人家也愿意冲着这个演员,以较低一点的价格买下来。
陈寅说:“现在国外的片商,认识的中国演员还是越来越多了,这几年我们在国际流媒体上的表现挺不错的,出来了很多演员,而且,还形成了滚雪球效应,一个带俩,两个带四,越来越多的演员去参与海外项目了。”
“这是好事。”陆严河说,“当国内的演员不再只有国内的影视项目这个选项,也能倒逼着国内的影视项目进一步地升级。”
陈寅点头,“是的,昨天我还看到了一个数据,今年上半年开机的项目数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
开机项目数量增长32%,说明资本现在对影视剧市场充满了信心,愿意投资更多的影视剧。
平台也对未来市场充满了信心。
“今年我们公司的版权运营收入也突破了新高。”徐天明说,“特别要说明一下的是,《大海啊我呸》到目前为止,已经通过海外发行权的销售,收入了450万美元,日本、韩国以及泰国都有影视公司想要翻拍,正在沟通中,这部电影的版权收益,比我们预期的要高很多。《那些年》这部电影本身的海外发行不像《大海啊我呸》那么热销,主要是后者的销售价格因为李治百主演的原因,比《大海啊》要高很多,但是片商们对于这样一部常见的校园青春爱情题材电影,信心不足。”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