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新的市场(2)(3 / 5)
李鹏飞点头:“行。”
陆严河说:“那我先问问她们,中午有没有空一起吃午饭。”
结果,陈思琦回复,她和徐子君中午跟广告商约了吃工作餐,没有空陪他们,晚上才行。
陆严河把这个情况跟李鹏飞一说,李鹏飞就说:“那我们中午先在这儿吃吧,点个外卖,让我缓一缓,感觉真的年纪上来了,熬个夜,没法儿一觉醒来就恢复精神。”
“你把这话当你爸面说去。”
“他身体可比我健康多了。”李鹏飞撇撇嘴,说:“每天生龙活虎。”
“你爸早上还运动呢,跟颜良一样。”
“那可不。”李鹏飞点头,“我也就是这两年一直在外面折腾,不然,我肯定比他脆皮。”
-
今天中午,陈思琦和徐子君见的广告商,是希望在《跳起来》杂志里投广告的品牌代表。
《跳起来》出版至今,都还没有打破杂志内页不放广告页的传统,坚持只做广告单页,与杂志一起塑封。
事实上,现在《跳起来》的广告价格并不低。
但是,因为杂志的销量稳定,而且读者群庞大,影响力也大,愿意来投广的品牌还是络绎不绝。
陈思琦严格控制着每一期的广告数量,同时也一直在想办法,让广告的呈现更有创意,更符合《跳起来》杂志的气质。简单点说,就是为每一个品牌“定制广告”。
不过,一开始这一点在很多品牌方和品牌公关经理眼中,就是费力不讨好。
因为“定制广告”,又要新增一笔“定制”的钱。
品牌方不仅要花广告费,还要再花一笔设计费。
然而,这一点在几期“定制广告”因为创意登上热搜以后,就没有人再BB了。
嗯,因为广告本身而上热搜——还不是买的,是自然热搜。
广告内容本身好到上自然热搜,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了,更是对于品牌形象的一种提升。
尤其是在这些品牌结合《跳起来》的一些特质,专门定制广告的话,《跳起来》的读者更能接受不说,这种用心的感觉,也让《跳起来》的读者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说白了,就是VIP服务。
这也是陈思琦对于《跳起来》杂志的一个新想法——“跳起来”这个品牌一直在打造一个“文艺高峰”的名头和圈子,线下甚至帮很多的艺术家开过个展,虽然盈利不多,却拥有了一个类似于艺术家MCN的作用。
对于每个想要来投广的品牌,“跳起来”团队都会根据品牌的形象、投广性质等等,去推荐一些艺术家,来探讨进行高端广告合作的可能性。甚至于,一开始本身都只是在《跳起来》投广,因为聊到一起去了,一拍即合,后面甚至会进入品牌全系列的广告创意和设计——
这个时候,“跳起来”成为了一个广告公司。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