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上升期与选择(八千字更新!)(5 / 9)

加入书签

目前能够接到的最好的项目。

    江玉倩问:“是周长英这个导演有什么问题吗?”

    “我听到的那些问题,其实跟演员和内容没有太多关系,基本上是制作层面的。”陆严河说,“这不影响你接这部片子。”

    江玉倩有些惊讶,问:“你拒绝投资这部片子,还觉得这部片子值得我演吗?”

    “我拒绝投资是因为她打着我愿意投资的名号在外面骗别人。抛开这一点,其实我自己是挺喜欢《金衣背后》这部电影的。它确实拍得不错,以小见大。”陆严河说。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江玉倩说。

    -

    江玉倩这个电话倒是提醒了陆严河,《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电话》这两部电影的进度,也不知道到哪一步了。

    《情书》这部电影带来的压力,让陆严河和陈梓妍都决定及时调整思路。还是选择“版权留在自己手上,制作和发行跟其他公司合作”的模式,这样,自己省很多的事情,也不用面临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的痛苦。

    陈梓妍说:“《那些年》这个剧本,因为今年上市的青春爱情电影都扑街的原因,让大家都有些谨慎,哪怕是你做编剧,但因为版权要留在我们自己手上,你的编剧稿酬也不低,各家公司目前抛出的条件,我觉得都不太行,还在拉扯。”

    “《电话》这个项目的问题就在于,女主角江玉倩和王静两个人,不被他们看好。”陈梓妍说,“我们跟别人合作的前提条件是这部电影要用这两个女演员做女主角,制作公司基本上都没有插手的余地了,投资份额就那么点。”

    说白了,陆严河和陈梓妍这是面临了“既要又要”的矛盾难题。

    版权要留在自己手上,投资份额又要占一部分,还把主要演员给定了,制作和发行这部分仿佛就是在找一个承包商了,风险太大,而利益空间太小。

    陆严河说:“我们只保留故事的其他衍生版权和续集版权,电影版权的收益还是按照投资比例共享的,不是吗?”

    “一样,对他们来说,差别不大。”陈梓妍说,“这些项目又不是那种十几二十多个亿票房的项目,目标票房都在2-5亿这种区间,他们的盈利空间太小了,却要承担电影失利的巨大风险。”

    陈梓妍所说的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除非,他们愿意放弃版权,只保留一定的投资份额,那愿意接盘的电影公司会多很多。

    陈梓妍:“还有一个办法。”

    “嗯?”陆严河一愣。

    “我们去收购一家制作公司。”陈梓妍说,“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自己来制作电影了。”

    为什么之前一部《情书》就让陆严河和陈梓妍感到招架不住?因为剧组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需要他们去搭建。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其实很难,也很费劲。

    而如果他们有一家成熟的制作公司,那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成熟的。

    陆严河说:“收购一家制作公司,应该需要很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