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4 / 4)
逐渐渗入毛孔。他的功力,远不止在《定风一号》展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可惜,陆严河的角色在这一次的剧作里不够突出,甚至太过温吞,我想他接下这个剧本,肯定不是出于这个角色的考量。他需要一个像在《定风一号》里一样有分量的角色,才能在他已经取得的高度之上,再一次获得大家的掌声——对于天才来说,这不公平,却没有办法,这是他必须肩负的期待。”
汤姆怀恩为这部电影打出了4.5分的高分(满分5分)。
其后不久,各大媒体也陆陆续续地发布了评论。
韩国媒体《电影周刊》的评论直指导演罗宇钟不尊重陆严河,在《舟》这部电影中把陆严河用成了一个三流演员,看不出任何的光彩,为数不多的表演华点,都给了于孟令和温生明。
日本的《影视旬报》也批评这部电影陷入在导演极度自我的审美中,让这部电影陷入平庸的“八十分之作”困境,电影哪哪都还不错,但又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好到让人眼前一亮。
在媒体见面会上,媒体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开炮,一会儿问罗宇钟为什么要在电影中如此地削弱演员的作用,一会儿问陆严河为什么接这部电影,等等。
整体的风向不是特别客气,但大家对陆严河的态度却是以“打抱不平”为主。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部电影是因为陆严河才会被西图尔国际电影节关注到的,可电影的呈现却显得陆严河最不重要。
陆严河很无奈。
他很多的话又不能说得太直白,电影本身就是藏锋的。他要是都给说明白了,就曲解了电影一开始这么拍的原意了。
陆严河只能说:“我并不认为我在电影中的表现又被忽视、淡化,事实上,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根据我目前所听到的评论,请允许我建议你们再去看一遍这部电影好了,相信我,它是一部值得你们反复看几遍的电影。”
大约是到陆严河准备启程去马来西亚的时候,法国《电影》杂志的首席影评人玛丽昂图奇发布了她的评论文章。
“很幸运,我通过朋友的关系,拿到了另外一场《舟》放映场次的票,于是,我得以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陆严河的角色,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温生明所饰演的父亲的死,也值得深究。陆严河这个角色的平庸、沉默、弱存在感,在三人关系中仿佛只是一个平衡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电影玩了一个障眼法。
他是前期父子女三人结构的维系者,也是后期三人结构的破坏者,于孟令饰演的女儿,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弱势的反抗者,她的反抗是表面的跪与哭,也是实际上的懦弱与无能为力,陆严河饰演的儿子,才是一个下定决心的反抗者,他的无动于衷与摇摆沉默是卸下父亲心防的伪装,也是不动声色以一场大病终结父亲的保护色。
最后仵作出场的那幕戏,是导演留下的唯一一粒扣子,那幕戏的重点不在于仵作,而在于他出现的那一刻,儿子和女儿的反应——只是在这一幕戏,电影里用了全景,所以,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为什么这部电影必须削弱演员的表演对电影而言,障眼法常常通过不停切换角色的视角、聚焦部分特写来完成,可是,很多人都忘记了,它也可以通过藏水于海来完成。”
玛丽昂图奇这位影评人在电影评论界的地位,怎么说呢,就像是罗宇钟之于中国电视剧届的地位。
她的评论,永远会第一时间被人关注到,而且,会被人认真研读。
她的评论,也第一时间引爆了各大媒体对《舟》这部电影的二次讨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