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人生一夏(3 / 4)

加入书签

意思”

颜良一针见血地戳中这个搞法最大的问题。

李治百说:“我怎么觉得我们这是被坑了一把刚刚跟公司续约,就搞出这种事情来。”

“其实也未必不是他们的目的。”陆严河直言,“毕竟,站在公司的角度,你想想,一个大牌经纪人跟几个当红艺人绑定太久、太深,对公司而言意味着不好控制。之前也发生过好几例经纪人带着艺人离开公司,自起炉灶的。这样的切割法,其实影响最大的就是像周平安、林苏洋这样手上握有好几个重点艺人的大牌经纪人,只有他们才需要做选择。”

颜良:“难道是公司对他们几个人不满了”

“未必是不满,公司想要重点发展偶像艺人这件事,其实几年前就有说法,但是因为国内没有偶像艺人的土壤,导致一直做不起来,玉倩姐和张澜她们三位一姐阴差阳错地打开了星娱在演艺圈的名头,张志文老师的突然走红,再加上后面我们几个人在演艺圈的成绩,让星娱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陆严河自己琢磨了一番,认真地说:“公司从一开始想做的就是偶像艺人,现在这个分割,对他们而言,某种意义上,是一次‘拨乱反正’,当然,演员这一块意外做得这么好,也是让他们惊喜的,舍不得放弃。”

“既然演员这一块他们能够无心插柳柳成荫地做到这个地步,为什么不彻底转型,来做一家演员的经纪公司呢”颜良疑惑地问。

“因为星娱不涉及影视剧的制作和发行,这就是一家只做经纪的公司。”李治百指出来,“在影视行业里,它靠着我们这些演员,有点声量,可以参与一些投资、运营,可是真正的制作和发行端,都没有他们的份,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进入。那在这种情况下,演员的经纪工作,知名演员公司的分成利润低,不知名演员培养成本高,实际上远远没有大家所以为的那么赚钱。”

“不能通过手上的顶级演员去真正参与到影视项目里,赚的都是小钱。”颜良听明白了,“那为什么偶像艺人这一块又可以之前你们不是还说,星娱以后转型,不仅仅是做偶像艺人的运营,还要做整个偶像艺人的产业链吗”

“是的,可是偶像艺人的产业链其实都是现成的,最好做的,偶像艺人最赚钱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李治百问。

陆严河想了想,问:“商务”

“演员的商务哪里就比偶像艺人的商务差了”李治百摇头,“偶像艺人最赚钱的,是周边,小到粉丝见面会、握手会,根据艺人形象开发的卡片、玩偶等等,大到他们出的专辑、开的演唱会。偶像艺人是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成熟的ip,打造一个成熟的产品货架的,只要有十万个忠实的粉丝买单,一年带来的利润都是千万级的。”

陆严河和颜良恍然的同时,也哑然,且震惊。

“那你们再想想,以当时马致远的那个当红力度,他有多少粉丝买单要知道,即使是老陆那个时候全面开,给星娱带来的收益都是不如马致远的。”李治百直言,“所以,为什么马忠全一直都在想要做偶像艺人经纪,经纪也是经济,还是产业链式经纪。相比起来,演员要爱惜羽毛,正常情况下,一年就拍两部作品,甚至很多时候就一部。要说商务,我们还属于把商务签到了公司,你像张澜和江玉倩,她们的商务约都已经签给其他公司,不在星娱了。”

“对星娱来说,养我们这样的演员,跟养一个马致远这样的偶像,得到的回报,是呈倍数的差异。”李治百直言,“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我和颜良都还在持续地做舞台,出单曲,可我们都不是符合星娱关于偶像艺人定位的偶像了,因为我们都没有参与到他们的偶像品牌和产业化运营中去。”

陆严河恍然大悟。

“你了解得很多啊。”陆严河说。

李治百说:“之前我在考虑要不要跟星娱续约的时候,跟林苏洋深入地聊了一次,我也提出来,如果他愿意,我是愿意跟他一起出去,自己成立工作室单干的。但是林苏洋很明确地跟我分析了利弊,告诉我,我现在这个阶段,最好还是先在一家大公司挂着。我一个人出去干,除了严河你的项目,但凡是s级的大制作,我要面临的都不是其他某个演员的竞争,而是那些演员背后各大公司的竞争。人家出资数千万,凭什么不让他们自己的演员来演呢比如刘泽凡,我是红,成绩也好,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