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瘟疫之下先救涿郡还是南阳(3 / 5)
,袁隗无法回答,但莫名的,他的心情沉重了许多。
老袁家要走的路,还很长。
…
…
皇宫,千秋万岁殿。
天子刘宏亲自将荀彧引到此殿…
众人屏退,此间大殿,唯独蹇硕、荀彧与天子刘宏三人。
此刻…
荀彧一一呈上证物、证词,尽管案子还没有完全清楚,但足以佐证,以“弩矢”
射杀狱吏的并非关长生。
因为有农人亲眼看到关长生踏马往颜和、秦牛那边。
他不可能有时间,再转道射杀那位徐姓狱吏。
时间对不上。
还有…窃天坞一千多人均系中毒而死,中毒的时间与关长生逃离出狱的时间也对不上。
不可能是关长生还未出狱,就能把触手伸到窃天坞,且毒杀这么多人。
单单这两条,已经能把案子罗列出个大概。
当然。
接下来的才是重点,荀彧在秦府发现账目,在颜府也发现账目,且许多笔账目都流向了一个地方——汝南。
这就意味深长了。
邺城颜氏与汝南袁氏什么关系?颜和与司空袁逢什么关系?这点…根本不用查,可谓是人尽皆知。
那么…那一箱箱金银送到了谁家呢?
果然。
刘宏眯着眼,饶有兴致的听荀彧把整个案子罗列完毕,越听是越有滋味儿。
而最让他喜闻乐见的是,羽儿布下的这个局,这个请君入瓮的局,天衣无缝,就连他刘宏都差点被骗了,甚至差点派人破坏了羽儿原本的计划!
还有荀彧!
依旧是那句老华,荀彧哪怕是早半日,晚半日觐见天子,抛出这些证据,效果都不够好。
甚至,会让天子与百官的关系急转直下,陷入僵局。
现在嘛,恰到好处,他刘宏再动司空袁逢,不会有一个人再有半句怨言。
只是…
刘宏的心中还是有一些疑问。
这些疑问无关于荀彧。
河东解良县之行,他这督邮任务完成的很好,让刘宏很是欣慰,还解决掉一个让刘宏苦恼不已,“尾大不掉”
的难题,这才是点睛之笔。
刘宏打算对荀彧委以重任。
不过,得先等等。
当务之急,刘宏必须搞清楚,这“天狗食日”
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天,越想…刘宏越是觉得,羽儿说的那些…什么道家鼻祖请‘天’降临审判,什么“老天爷为关长生平冤昭雪”
,这些都是哄哄没见识、没才学的百姓罢了。
调动起这些百姓的情绪并不难。
整个大汉有冤屈的人多了去了。
天…哪会管这等事儿?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天狗食日’是羽儿卜算出来的,如果这都能算?那是不是意味着,羽儿那道术中的阴阳、方术,也能推算出何时风调雨顺?
乃至于何时出现灾异?提前防范?
这才是天子刘宏最在意,也最好奇的地方。
“陛下,这便是整个‘关长生案’的经过。”
荀彧讲述完毕后,蹇硕连忙提醒道。
“如何处置,司马府君不敢做主,还望陛下示下。”
处置?
刘宏的眼眸眯着,他想的,他关心的完全跟“处置”
这两个字不搭边。
但…
“咳…”
轻咳一声,刘宏吩咐道:“朕想见见这个关长生。”
这…
蹇硕眼珠子转动,略微思考,当即道:“那臣这就去传旨给司马府君,让他将关长生带来。”
说着话,蹇硕就转过身,打算去安排。
哪曾想…
“等等!”
刘宏直接开口“让文若去玉林,司马防,他请得动么?”
呃…
这话脱口,蹇硕一怔。
俨然,陛下这话,可不是请得动请不动的问题,是…面子的问题。
这种敏感时节,是司马防去玉林观,还是荀彧去玉林观,效果天差地别,面子上更是天差地别。
蹇硕能感受到,陛下是越来越在乎皇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