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4 / 8)

加入书签

>这话得不容置喙,董旻慌了神儿…他想要回去请示兄长,但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

「我哥出了什么事儿?」

董旻挣扎着,被一脚踢翻,爬起来扯住一个军士惊慌的询问。

「呵呵…」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笑声从门外传来。

官兵们默契的让开了道,原来是洛阳令、司隶校尉司马防,他的身旁还跟着京兆尹王允。

司马防徐徐走到董旻的面前,他蹲下身子,目光炯炯凝视着董旻:「袁家与何进的案子,你们董家脱得了干系么?」

此时的董卓,听到动静已经走了出来,他望向院中的司马防与王允,登时明白了什么。

「唉…」

他先是如释重负的吁出口气,旋即闭上眼睛。

「我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

——「绑了,押走!」

此刻的京兆尹王允铁面无私!

武都,阴平两郡位于秦岭西翼南麓,汉中西北,这里是中原通往巴蜀的必经之路。

天师道的教主张鲁此刻正在此间传道。

倒是一封七百里加急的诏书送抵此处。

——「天师道天师张鲁接旨!」

宣旨的是一个黄门,这种宣读圣旨的差事,往往黄门都会趾高气昂。

可这一次,也不知道为何,面对张鲁时,黄门极是客气,甚至都没有让张鲁跪地听旨。

「陛下有旨,敕封天师道第三代天师张鲁为益州刺史,治理益州,尝试推行政教合一之法,从即日起天师道为大汉国教,钦此!」

这…

一封诏书,使得张鲁无比惊诧,他目瞪口呆的望着这诏书,目光炯炯。

他…是益州刺史了?

益州要…要推行政教合一了?

尽管知道父亲的养子,天师道的治头大祭酒柳羽变成了太子刘羽,张鲁也想到的,会不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这「升天」也「升」的太突然了吧!

一时间,张鲁竟是木讷了…呆住了。

「张天师…」黄门提醒张鲁道:「快接旨啊…」

张鲁这才回过神儿来,连忙接旨,「谢,谢陛下…」

作为一教之主,从惊骇中走出的张鲁是精通于人情世故的,他连忙招手,身旁的祭酒递来一袋钱币。

「天使远途劳顿,这些…」

着话,张鲁就把这钱币递给黄门。

原本而言,这种事儿,黄门讨要个「赏钱」无可厚非,哪怕不给,他还得主动张口,只是这一次。

「哎呀…」黄门连忙推迟,「张天师,不…该称呼为张刺史了,哎呀,咱家不是这样的人。」

这个…

张鲁有点搞不懂了,宦官不贪?这是啥情况?

难道…他张鲁没搞懂意思?不能明着送?

正琢磨着晚上的时候再送一次…

黄门却将张鲁拉至一旁,「张刺史啊,以后天师道就是咱大汉国教了,张天师又与太子殿下是这么近的关系,以后千万…千万多多关照的呀!」

黄门一脸堆笑…

呃…

倒是张鲁,一下子,他就懂了,彻彻底底的懂了!

他这算是「平步青云」了么?

洛阳之外,洛河之上,雍丘之地。

无数学子围拢在这边,蔡邕正在宣读一封朝廷的诏书。

——「朕闻成周之制,取才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是以风淳俗美,国易为治,而教化彰显也。」

——「汉之取士本以「察举」为主……今太子定漠北,荡胡虏,外患已除,汉室当兴,为此,朝改革取士之法,欲广纳贤人君子而用之。自今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起怀才抱道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通古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其中选者,朕将亲策于庭,观其学识,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才学出众者,待以显擢!」

蔡邕的宣读,一时激起千层浪。

一名文人大喊道:「以后,不用推举也能做官了么?」

旁边有人接话:「蔡博士这不是的很明白嘛,朝廷要开科举,以后做官得考试,再不用去央求名士推举了。」

一个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