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国门死社稷,此谓汉之脊梁!(3 / 4)

加入书签

大胜之后的‘和谈’、‘和亲’以彰显天威,决计没有依靠‘和谈’去逃避战祸的道理!”

言辞真切…据理力争。

蔡邕适时也站出一步。“陛下,南阳柳太守这封信也唤醒了臣,臣方才意识到…胡人没有读过书,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他们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如今这次他们南下寇边,我们以和谈收场,那下一次…他们就会以为大汉懦弱可欺,而肆意的欺辱大汉!”

“鲜卑缘何敢年年秋季寇边劫掠,不就是因为边陲的放任与纵容么?已经有了一个鲜卑,难不成,袁太傅还要让边陲再多出一个乌桓的隐患,年年以巨额粮食、钱粮换取大汉之安…如此大汉,莫说与秦王朝比,就是高祖皇帝、汉武皇帝在天有灵…也…也会痛心疾首吧?”

又是一番言辞真切!

听到这儿,袁隗再也忍不住。

“这太疯狂了!”

“你们可知,我大汉调不出兵马!若是并州的边防军迁往幽州,那鲜卑南下劫掠?谁人去挡?”

袁隗气的面红耳赤。

“你们就能保证,若是开战,我大汉就一定能战胜乌桓么?”

“不能保证!”荀彧张口道:“可…汉帝国如此庞大的疆土,对付一个夹缝求存的乌桓,都如此怯弱,那日后…会有更多的胡虏轻视大汉,掠夺大汉…”

讲到这儿…荀彧拱手朝刘宏一拜。

“陛下…可看到了南阳柳郡守信笺中提及的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

刘宏一怔,还没反应过来,荀彧的话已经托口:

“不割地;”

“不赔款;”

“不纳贡;’

‘不和亲!”

“守国门,死社稷!”

“此谓——汉之尊严!”

随着荀彧这一句话以高昂的语气喊出。

别说是天子,就连整个朝堂都为之动容。

尽管…各氏族出于各种原因,许多不赞成与乌桓开战…

更因为三年前夏育、田婴率领的北伐军葬送在塞外…十不存一。

很多朝臣不愿意与胡人作战!

可…

偏偏,当荀彧这么一番话,不…是当柳羽撰写在信笺上的这一番话传出。

每个人,仿佛感觉有一股气从脊椎逆行而上,直达脑脊,使人产生莫名的激动,激动的浑身都要颤抖起来。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者,虽远必救!”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此…可谓我大汉的脊梁,此可为我大汉的血性男儿!”

一句句的轻吟下意识的出自公卿之口…

满座哗然一片。

天子刘宏也是眯着眼,这么多天的朝会,他总算是听到…他想听的了!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

——守国门,死社稷!

——此谓,汉之尊严!

羽儿这笔锋下的每一个字眼都让他心情亢奋、激动。

“咕咚…”

下意识的,他就想要做出决断。

“陛下…”袁隗还是要劝…他与乌桓是有联姻的,一旦开战…汝南袁氏这些年好不容易埋在边塞的种子,顷刻间就要功亏一篑!

反之…

大量的金钱之下,乌桓会更加的强大,而乌桓强大,代表着他汝南袁氏有了一个极具实力、又极其可靠的外援!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

“袁太傅还是想说兵马调动的问题么?”桥玄张口…

话音刚起,他转头望向刘宏。“陛下,南阳郡守柳羽前几日致信于太尉府,说是要在南阳征募两万人的兵马,以作北上之用!”

“臣主管军事,本以为如此短的时间募集如此多的兵勇乃是不可能之事…故而没有禀报陛下。”

“不曾想,今日得知…两万人兵马已经在南阳郡集结!南阳柳郡守请陛下允准…他派出此军队驰援幽州,驱除胡虏…恢复边陲的安定!”

唔…

桥玄的话让袁隗大吃一惊。

当然,更惊讶的是天子刘宏,两…两万人的…的军队?

他太清楚了,如今时局下,若是没有氏族帮助,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