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东西太多了好羡慕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那个罪了。

这边李向红把东西背好了,刘辰早已把摩托车开了出来,让他回去带着这些东西实在是慢,还是骑摩托车送回去吧。

骑着摩托车,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大姐家了。

只见院子里有好些人,都是来看大姐和孩子的,也是大姐夫这边的亲戚。

“天哪,这就是向红的小舅子啊,这长得也太俊了吧。”

“哇,这是什么车?”

“这个俺知道,这个好像是摩托车。

在场的几个婶子、大娘、叔叔、大爷的,还有一群孩子,都跑过来看了看。

天啊,这年代,他们队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更别说是摩托车了。

大家围着摩托车,一会儿摸摸这里,一会儿摸摸那里。

孩子们更是围着摩托车转了几圈。

大花和小花跑来了,看见刘辰,连忙大声喊道:“这是俺舅舅,俺舅舅可厉害了。”

刘辰被这突如其来的夸奖,整的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李向红把东西放了下来,大家看着水桶里的鱼,没什么感觉,毕竟这些鱼河里到处都是,也没什么稀罕的,主要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喜欢吃鱼,除非生完孩子的产妇用鱼汤补补下奶。

队里其他的人也不是很喜欢吃,主要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左料,腥气的很。

当李向红把背篓放下来,从里面拿出来一些糖果,每人分了两颗。

在场的人分到糖果的,都瞪着望着手里的糖果,这水果糖没什么,但是手里还有一个大白兔奶糖啊。

有知道的尖叫着:“哇,这可是大白兔奶糖啊,这个可不便宜啊。”

旁边的社员便问了这个知道大白兔奶糖的社员,人家告诉她,这个大白兔奶糖可不便宜啊,是用牛奶精做成的,一颗糖可以换多少救济粮啦。

不仅是孩子们,包括很多成年人都对大白兔奶糖非常渴望。

但因为是计划经济,在生产大白兔奶糖的上、海都供货紧张,更不用说距产地千里之遥的小山村,加之价格又比较贵,一颗糖要好几毛钱呢,所以只能是一种搁在心里的愿望。

好些拿着大白兔奶糖的社员,个个都不舍得吃了,这可是好东西,还是留着过年吃吧。

“舅舅,你怎么拿这么多的大白兔奶糖啊?哇,这还有软糖啊。”

小花看见糖果喊道。

这时,张桂兰直接过来,把糖果全部拿走了,这可是好东西啊,现在都吃完了,孙子满月的时候还怎么炫耀,过年来亲戚的时候还怎么吃?她只好把糖果拿走收了起来。

收好糖果的张桂兰再次过来了,看着儿子背着背篓回来的,这里面肯定有不少东西呢。

“哇,这可是两包红糖啊。”

这年代,能买到一点红糖都是不得了的事情了,主要这个年代买红糖要糖票,你光有钱没有票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农民想要得到糖票难的很。

张桂兰直接把背篓背到了客厅,大家也都跟着进去了。

刘辰不想看,直接去看了大姐和外甥去了,并且把给外甥取得名字告诉大姐。

这边张桂兰把背篓里的两包红糖拿了出来。

李向红连忙出来了,瞪眼看着母亲说道:“阿妈,你小心点,里面有鸡蛋。”

李向红把背篓给了母亲,他就进去看孩子去了。

刚才出来居然看到母亲先拿的是红糖,这可不能把鸡蛋打破了。

张桂兰一听到里面还有鸡蛋呢,连忙小心翼翼的扒开背篓里面的稻草,让大花拿来了一个竹筐,里面垫了好些稻草。

她一个一个的数,她数一个,旁边的人就瞪眼看一下,知道张桂兰数了三十个鸡蛋,大家才停下来。

“天啊,这可是三十个鸡蛋啊,这也太多了吧。”

这年代,鸡蛋可是086元一斤,一斤大概是八个左右,每人限购两斤。

这可是三十个鸡蛋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啊?

这李向红的娘家可真是了不起啊。

大家议论纷纷,羡慕不已。

这时,张桂兰又把背篓里的罐头、麦乳精拿出来放在了八仙桌子上,又拿了四个苹果。

“阿妈,苹果,那是苹果。”

孩子们看见苹果尖叫着。

这苹果可是好东西啊,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