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太孙府的喜悦(2 / 4)

加入书签

点倒是很特别。”

“不过这方面越王府已经占据了优势,我们要是现在跟他们竞争,有胜利的把握吗?”

朱瞻基自然是知道羊毛线的重要性。

但是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太孙殿下,如果越王府将精力放在羊毛线上,我们自然是很难有胜利的希望。”

“但是我已经调查过了,越王府最近半年都没有修建新的羊毛线作坊。”

“而市场上其他商家的羊毛线作坊却是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冒出来。”

“其实越王府在羊毛线上的影响力,已经是在不断的下降,只是这个下降的速度不是很快。”

“我们只需要在背后推动一把,并不是就没有胜利的可能。”

张辅这么一解释,朱瞻基稍微多了一些信心。

有机会,那就可以考虑试一试。

反正商业上的事情,代价都是他可以接受的。

“那你就大胆的去做吧。”

“不过动作暂时不会要那么高调,等到后面有把握之后,再把动静搞起来。”

朱瞻基还是担心引起越王府的警惕。

到时候白欢喜一场,那就郁闷了。

“没问题,我们先偷偷地动起来,等到明年秋天的时候,再彻底的把动静搞起来。”

张辅胸中燃起了一股斗志。

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

北京城的冬天,越来越冷了。

好在文华殿里头,专门安装了地暖,朱棣在里面待着,倒是也不会难受。

“咳咳!”

朱棣驼着背,瘫坐在位置上,朱瞻墉就坐在前面。

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差,朱棣觉得有些事情不得不开始考虑了。

他有一种预感,自己要去见老爹的日子,不是特别远了。

“瞻墉啊,这段时间朕晚上经常做梦。”

“我爹拿着棍子在后面追着我打。”

“算我不孝顺,说我不尊重他的遗训。”

朱棣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显得很没有精神。

也许是因为冬天天气的原因,也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也许是两个原因都有。

“爷爷,梦里面的事情,往往都是反过来看的。”

“大明现在永乐盛世的局面,是爷爷在位的时候都不曾达到的。”

“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大草原已经彻底的平定,大明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个功劳,哪怕是爷爷还在世,他也不得不说一声好。”

“爷爷出身疾苦,最是希望看到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如今的大明,百姓们普遍都已经不用担心饿肚子,单单是这一点,就不是任何一个朝代可以比得上。

“再有,在穿衣上面,也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不说后无来者,但是绝对是前无古人了。”

“住宿方面,伴随着水泥的出现,新式建筑方法的推广,也让百姓们的住宿条件在不断的改进。”

“至于出行方面,水泥道路的出现和四轮马车的不断普及,让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了。”

“可以说,大明在衣食住行方面,已经全方面的超越了历朝历代任何一个王朝。”

“爷爷他有什么不满意的理由呢?”

“难不成非得看着建文把大明的江山社稷给搞的一塌糊涂吗?”

朱瞻墉这么一说,朱棣听了舒服了不少。

朱瞻墉还真不是在拍马屁。

他说的是事实。

本身没有他,永乐盛世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现在有了他拾遗补漏,情况就更加不同了。

可以说大明现在的实力,唐朝和汉朝最鼎盛的时候,也是比不过的。

接下去,就是进一步的开疆拓土,进一步的推进大明从农业社会朝着工业社会转变。

那个变化,将会更大。

“瞻墉啊,你能这么理解,朕心里面就好过多了。”

“希望爷爷也能跟你说的一样,能够看到大明的这些变化。”

“这么一来,朕到时候去地下见他,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朱元璋是非常特别的一个皇帝。

他在位的时候,做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