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岭南书院的大动作(3 / 4)
,这个根本不重要。
只要他去执行就行了。
“没问题,按照王爷您刚刚说的方法,我立马让蒸汽机研究所开始展开试验,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出来。”
于谦的执行力是毋庸置疑的。
很快的,岭南书院就抽调了一批人员去到蒸汽机研究所,帮忙展开橡胶硫化的相关研究。
左右不过是做各种实验,尝试各种的添加剂,最终找到合适的方案。
虽然这些方案跟后世理想的情况有一些差距,但是硫化之后的橡胶,性能本身就已经有了大的突破。
满足现阶段的使用要求,基本上是问题不大的。
毕竟,蒸汽机的气压虽然比较大,但也只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
放在后世,眼前的这种蒸汽机,完全就是老古董了。
不说五千斤的重量太笨重,各方面的参数也是完全不行。
当然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朱瞻墉倒也没有一下就提出特别夸张的要求。
要不然把大家的积极性都给打没了,那就尴尬了。
紧接着,解决了蒸汽机的发展瓶颈课题,朱瞻墉就来到了车床研究所。
机床是工业母机。
要想真正的发展工业,机床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各种机床之中,车床的研究门槛相对是较低的,作用也是比较大的。
所以朱瞻墉一开始就把车床作为了首要的突破目前。
到时候跟蒸汽机相互配套,甚至是跟水车相互配套,应该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王爷,这个车床研究所现在碰到的情况,跟橡胶研究所有点不同。”
“如果说橡胶研究所的问题只是密封问题,那么车床研究所的问题就比较特别了。”
“本质上,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于谦刚刚还有点兴奋的心情,到了车床研究所之后,立马就消失了。
很显然,在他看来,车床研究所的进展更加的不顺利。
虽然其中也有保密的一些原因,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充分的使用大明兵部下面的一些优秀匠人。
但是车床研究所的进展不理想,却是客观事实。
“怎么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朱瞻墉没想到于谦会给自己这么一个答案。
单纯的从字面意思里头,完全听不懂啊。
“王爷,这个车床,按照您之前提示的结构来看,其中有好些零件的结构都是非常特别的。”
“比如那个丝杆,我们安排了许多的匠人,都很难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出来。”
“特别是在钢铁上面制作丝杆,不仅非常耗费力气,精度也是没有办法保证。”
“如今可以说已经卡在那边,好一段时间都没有明显的进展了。”
指着前方一个笨重的机械,于谦苦着脸在那里解释着。
岭南书院里头,但凡是朱瞻墉指定了研究方向的研究所,现在都或多或少面临各种问题。
于谦有点担心朱瞻墉会不会觉得自己办事不力啊。
但是这些东西,他真的不大懂啊。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车床研究所现在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去加工零件?”
“我这么说,没有问题吧?”
零件的加工,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是关键时刻却是一道大坎。
后世华夏的不少产品没有办法顺利的制作出来,或者制作出来之后质量比不过人家,原因就是零件的加工。
而再进一步的深究,就是设备的精度问题。
而对于现在的车床研究所来说,都不是设备精度怎么样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什么设备可以用。
这么一来,要想加工零件就变得很困难了。
或者说,要想加工高精度的零件就很困难了。
貌似手枪作坊那边,碰到的问题也是类似的。
只不过那边大量的零件都是使用锻造的工艺,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明显。
“是的,车床上好些特别的零件,加工起来太难了。
而只要加工的精度达不到要求,这个车床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用处。”
“不过,王爷,如果真的能够按照图纸生产出来,配合着蒸汽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