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找朱棣要了十万亩地(1 / 2)

加入书签

纺织产业是人力密集型的产业。

哪怕是到了后世,也还是如此。

更加不用说放在大明了。

不说一个作坊就十来万人,几千号人是太正常不过了。

规模再搞的大一点的话,上万人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朱瞻墉觉得自己说的几十万人,绝对是保守了。

但是在朱棣看来,这却是非常大胆的一个数字。

甚至是一个让人有点怀疑的数字。

“爷爷,您要是不放心,我们可以打一个赌。

在北京城外划出十万亩土地出来,专门用来修建各个作坊。

我把王富贵安排去负责这个事情,三年之内,就可以让这里的人口超过十万人,五年之内超过二十万人。”

朱瞻墉脑中突然有了一点新想法。

大明迟早是要迁都北京城的。

到时候自己怎么在新的国都里头增加越王府的影响力,就是一个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这个年代,一个城市的人口达到百万,基本上就到了上限了。

作为国都,哪怕是多一些,绝对是不会超过两百万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可以掌控超过二十万人的命运,那么在这座城市里头的影响力就绝对是谁也没有办法小瞧。

并且这种事情,因为是从无到有,再加上很多人也不相信朱瞻墉能够办成。

所以现在开始搞的话,阻力会非常的小。

到时候迁都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作坊这一片区域,都是越王府说了算,想要再改变格局,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只是让你身边的人负责,你就可以确保五年后作坊区超过二十万人?不需要朝廷给予额外支持?”

朱棣显然有点心动。

但是担心朱瞻墉后面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要求。

“没错!

只要朝廷把这片区域交给越王府负责,不需要其他的投入,五年后就可以有超过二十万人在这里工作和居住。

到时候北京城肯定会变得更加繁华,超越南京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朱瞻墉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二十万人,单单纺织业就可以支撑起来。

不用说他后面还有一系列其他产业没有拿出来呢。

“瞻墉啊,你这空口白牙的就从朝廷手中要走了二十万亩地,到时候要是完不成任务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惩罚,没有什么损失啊。

可是对于朝廷来说,也许就耽误了好几年时间呢。”

朱瞻基在旁边幽幽的插了一嘴。

这话说的虽然不算难听,但是谁都能够听出来是别有用心。

“你大哥这话也有道理,要是你做不到的话,怎么办?”

朱棣这个时候自然是站在朱瞻基这边的。

没办法,朝廷不富裕,朱瞻墉很能挣钱。

这个时候不压榨一下,等到什么时候呢?

“爷爷,要是到时候完不成任务,我给户部赔偿十万亩土地的售价。

当然了,要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人在作坊城指手画脚的捣乱,那么孙儿也是一点都不会客气的哦。”

…朱瞻墉提前给朱棣打了一个预防针。

不能又要马儿跑,又不给吃草。

“好!

有你这话就行,朕明天就让人把地给你划出来,这一片区域就交给你去折腾了。”

如今的北京城,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大。

出了城门之后,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农田和荒地。

哪怕是到了后世五六十年代,城外基本上也都还是大农田。

所以对于朱瞻墉来说,这里还真是一块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

虽然没有城墙防护,但是只要大明足够强大,还需要城墙干什么?

哪怕是真的需要修建城墙,也不是多么大的难事。

“爷爷,十万亩土地的面积也不算小,到时候还有大量的作坊和人员,是不是需要让吏部和工部安排一些人员帮忙呢?”

朱瞻基在旁边听了慢慢觉得有点不对味。

这什么都交给朱瞻墉搞,到时候岂不是相当于越王府在北京城有了一大块国中之国一样?

所以他立马就开始想出来一些办法来缓解这个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