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问个紫禁城的规划扯出来一堆东西(1 / 2)

加入书签

“爷爷,你要是又担心的话,内帑那一百万两白银的股份可以转让给孙儿的,我不介意再去筹集一点银子。”

朱瞻墉这个回答,比什么承诺都来的有效果。

果然,朱棣没有就这个问题再问什么。

当然了,转让股份的事情,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接下去的几天,朱瞻墉的屁股继续受罪。

后世看别人骑马,好像是很爽的样子。

这骑一会会,自然是很爽的。

但是连续骑几天,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好在几天之后,皮也被磨的差不多了,反倒是感受不到什么不舒服了。

这赶着投胎一样的速度,总算是在七八天之后来到了北京城。

作为曾经的元朝中都,北京城的城墙其实是不低的。

甚至可以说很为威武。

只不过繁华程度跟南京城完全没有办法比较。

“你觉得紫禁城的这个规划,怎么样?”

在城楼上面,朱棣指着眼前一副忙碌的工地,显然是想要从朱瞻墉最里面听到几句夸奖的话。

奈何朱瞻墉的眼光奇高,压根就不是那么容易忽悠的。

“爷爷,要我说,这紫禁城就是一个样子货,看起来宏伟,实际上住的不一定舒服。

特别是的冬天的时候,阴冷潮湿的,还是需要把配套的暖气之类的搞上。”

“我之前修建越王府的时候,就提到了暖气的事情。

虽然在广州没有必要,但是在北京的话就完全不同了。”

“爷爷您虽然是军伍出生,不是贪图享乐的人,但是该有的准备是一点也不能放松。”

朱瞻墉也是在工地现场转了一大圈的。

这紫禁城的住宿条件,还真是谈不上好。

哪怕是规划中的皇帝寝宫,其实也就那样子。

甚至还没有一般的官员的房屋住的舒服。

小小的房间,也一定都不大气。

当然了,这可能跟这个年代的观念有关系,觉得睡觉的地方不应该太过空荡,否者不吉利。

“按照你说的那个改造方法,这紫禁城需要至少多花费一百万两白银,这户部上哪里去搞一百万两白银啊?”

朱棣自然也是希望把紫禁城修建的舒服一些。

不过没钱啊。

“我们可以允许商人出海贸易,自然也是可以让商人去到草原上贸易。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草原上的贸易,利润不会比海外贸易差到哪里去。”

“不管是盐巴、茶叶还是羊毛,亦或是铁锅,都是大有可为的。”

朱瞻墉的话刚刚落地,朱棣就有点疑惑的问道:“羊毛?羊毛能够挣钱?朕怎么没有听说过?”

不得不说,就草原上的事情来说,朱棣是真的非常了解。

不说以前镇守北平的时候,单单登基以来,他就已经是亲征过两次大草原了。

对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之类的,他绝对是比朱瞻墉要清楚很多。

…甚至朱瞻基也比朱瞻墉要清楚很多。

毕竟人家也是跟着朱棣出征过的。

“爷爷,羊毛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现在确实是一个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

偶尔用来制作一点点羊毡子,处理起来都是很麻烦,大部分都是扔到了草地上,任由它自己消失。”

“但是如果我们有办法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让羊毛成为制作衣物的上等材料的话,那么从草原上收购羊毛就变得有利可图了。”

“而对于牧民来说,如果只是售卖羊毛就能过上好日子,那么还有谁愿意打打杀杀的呢?”

“到时候再结合土豆的种植,那些靠近大明的部落,完全是可以一边养羊卖羊毛,一边从我们手中换土豆作为粮食,甚至还可以自己种植一些土豆。”

“只要牧民有饭吃,有衣穿,那些部落的首领想要鼓动他们作乱,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家就是想要过一分衣食无忧的日子而已。”

一个紫禁城的规划,扯着扯着扯到了草原战略,扯到了羊毛身上,旁边的朱瞻基也是很无语。

只见他插了一嘴道:“瞻墉,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个前提是羊毛真的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