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人无横财不富啊(1 / 2)

加入书签

五千亩的土地,几万人同时施工,至少是需要花费超过一千万两白银的。

这还是因为很多物资都是自己的作坊修建的,要不然需要的钱财就更多了。

当然了,有一部分是钱财从左手倒到右手之中,最终留到外人手中的钱财不会那么多。

但是这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毕竟去年大明的赋税收入,折合成白银的话也就是两千多万两而已。

最近一年,朱瞻墉从倭国是搞了不少钱财回来,不过大部分都被朱棣和朱高炽拿走了。

真正留给他可以使用的,也就剩下几百万两白银了。

但是到了广州府之后,修建各个作坊,招募帮工和匠人,购买各个矿藏,都是花费了不少的钱财。

如今虽然不至于没钱继续维持下去,但是钱是真的不多。

所以有必要搞一笔大钱,要不然后面还有更多的大动作就没有钱了。

“瞻墉,莫非你又有什么想法?”

陈昭对钱财是最关心的。

听了朱瞻墉的话,他觉得似乎有一个挣钱的机会在自己前面飘过。

“王爷,虽然广州府远离南京城,但是违背《大明律》的事情还是不能做的,否则就理亏了。”

杨士奇有点担忧的看着朱瞻墉。

对方的大胆,他是去年就已经见识过了。

这要是搞出什么大动作出来,收不了场就麻烦了。

“有利有节有据,只有这样子才能应对御史的弹劾和朝中其他官员的不满。

王爷,我们现在的动静已经很不小了,最好还是低调一段时间。”

于谦跟杨士奇的意见是差不多的。

现在已经折腾了那么多的事情了,这要是继续折腾,他担心自己的小肩膀受不了啊。

“怕什么,只要不造反,谁弹劾都不用担心的。

如今是太子爷监国,还能怎么处罚?”

张軏大大咧咧的说道。

“就是,怕什么,瞻墉,你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出来,我朱勇跟你一起干!”

作为大明国公,朱勇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只要瞻墉你振臂一挥,说去干什么我们就跟着干什么。”

放大话嘛,郑嘉从来没有怕过谁。

反正他觉得朱瞻墉做什么都不可能做出造反的事情。

而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只要不是造反,做什么都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身为勋贵的好处。

“好!

既然你们都有兴趣,那我们就干一票大的!

等会大家就吩咐下去,让各家选定一些护卫,三天后我们下南洋。”

朱瞻墉的话让大家都感到惊讶。

“啊?下南洋?下南洋能挣什么钱?这些年郑和下西洋可是给户部带来了巨大的亏空呢。”

朱勇倒不是害怕下南洋,而是没有办法把下南洋跟挣钱联系在一起。

“是啊,下南洋兴师动众的,花费大量的钱财,也挣不了什么钱吧。”

郑和下西洋花费巨大的事情,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

要不是朱棣支持,估计下西洋一次之后就没有第二次了。

“王爷,南洋可不像是倭国,有石见银山哦。

下南洋不仅风险比较大,也很难挣到钱,是不是考虑一下其他的办法?”

杨士奇也是一样不支持下南洋的。

这个年代的人觉得广东就已经是蛮夷之地了,更加不用说继续往南了。

“我大哥在安南作战多年了,对于那里的情况我也有所了解。

要去南洋,情况还真不是那么的乐观,瞻墉,我们是不是慎重考虑一下?”

张軏也难得的理性了一把。

虽然真要下南洋,他也是不怕的,但是找不到努力的意义的话,就不想费劲了。

“王爷,有没有可能我们把广州府这边出产的一些东西运输到南洋去,然后在当地售卖之后买一些香料回来,这样子应该还是可以挣一些钱的。”

相对来说,于谦的建议还是非常有可行性的。

他是看出来了,朱瞻墉说下南洋的事情,似乎是认真的呢。

“于谦说的是一个方法,不过这不是我们主要的目的,由于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