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皇帝(2 / 3)

加入书签

头上的李太后,忽然看到了站在李太后身旁,似笑非笑的冯保。

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越看越觉得此事有鬼。

历史上的冯保,可不是简单人物。

铁三角之一,皇宫后廷的实际掌控者,游走在李太后和内阁首辅张居正之间,甚至能和张居正扳手腕的人,又怎么会是简单人物?

“莫非,此事和他有关?!”

万历暗自沉思。

“今天下去之后,抄写四书五经十遍,同时禁足十日,面壁思过,除了讲读与视朝之外,禁止出乾清宫,若是有下次,可不会这么轻易饶了你!”

李太后大声呵斥。

回去的路上,万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李太后住的地方距离万历不算远,若是想要知道关于万历的事,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可为什么会一直等到今天?

李太后可不会把这种事憋三天。

“莫非,是有人隐瞒不报,一直等到现在?”

万历抬起头,看着走在自己前面的冯保。

“历史上的孙海就是冯保的人,这个家伙将会在我大婚之后,引诱我去西苑游玩,横冲直撞,最后引来李太后不满,甚至扬言废帝。

莫非,是异曲同工之事?!”

万历目光一凛,脸色阴沉。

这种可能性极大。

历史上的孙海之所以会在万历大婚之后,引诱万历犯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万历成婚之后,就会亲政。

一个年轻力壮的皇帝亲政,权利受到直接冲击的人,便是冯保。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看起来权势显赫,高不可攀,实际上只是皇帝座下的一只狗。

由于明朝的特殊权利架构,就算太监的权势再大,也只是皇帝的一条狗,皇帝说杀,那就杀。

强如刘瑾、魏忠贤之流,皇帝收拾他们,也没费什么功夫。

有明一朝,皇帝勤政,则太监势弱,皇帝怠政,则太监势强。

而冯保对权利又极为热衷,一旦朱翊钧亲政,率先受到冲击的人就是他。

对于冯保而言,一个不喜欢朝政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万历想到这里,越发觉得此事和冯保脱不了关系。

恐怕,蝈蝈之事也是冯保故意为之。

可他又是因为什么?

到底因为什么事,会让冯保一直隐瞒到今天才说?

“应该是之前做过什么事,让冯保察觉到了威胁,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呢?!”

万历陷入了沉思。

暖阁书房距离李太后的居所不远,没多久便回到了书房。

万历重新坐在了书桌后,皱眉沉思着。

冯保看着万历阴沉的脸色,脸上不由的多出了一些得意,只不过被他隐藏的很好。

“皇爷,司礼监事务繁杂,还望皇爷体量,先行告退!”

冯保站在书桌前,弓着腰,毕恭毕敬的说着。

万历抬起头来,看向冯保,右手挥了挥,“有劳大伴了!”

“谢皇爷恩典!”

冯保再躬了一下,退出了书房。

“司礼监!”

万历看着冯保的背影,念叨着这三个字。

忽然,他眼睛一亮。

冯保的背影终于消失,万历望着冯保消失的方向,冷笑不停:“冯保啊冯保,原来是因为这样!”

万历想到了一件事。

五天前,兵科都给事中李己上了一道奏疏,其中提到了已成定论的“胡涍”

案。

其为胡涍求情,说胡涍乃一言官,削职为民代价实在太大,希望陛下能够从轻发落。

这个胡涍之前得罪了冯保,被冯保罗织罪名,最后蛊惑万历降旨诘责,削职为民。

李己的这封奏疏自然受到了冯保的驳斥,因为规矩,这些奏疏还是要送到万历那里看一眼。

尽管现在万历尚未亲政,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这也是之前张居正的建议,皇帝年幼,处理政务尚不得法,多看看内阁票拟以及司礼监批复,也算是为日后亲政做准备。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李己的这封奏疏被万历看到了。

当时,万历觉得李己说的很对,觉得冯保的驳斥不太妥当,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