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八章 路见不平(1 / 3)

加入书签

这几日沈崇笙染了风寒,被学校批准在家休养,不用去授课。

“先生,喝药了。”

紫菱端着药碗上了楼。

沈崇笙半躺在床上,披着衣服,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时不时传来几声咳嗽。

“你放在桌上吧。”

“先生,您身子还没养好,就不要这么劳心了,还是尽快把药喝了吧。”

沈崇笙无奈地笑了笑,将书放在一边,轻轻端起桌上的碗,慢慢喝下那略微苦涩的药汁。

沈崇笙喝完药后将碗放回了桌上,却望见那孩子没有离开的意思。

“紫菱,你可是有什么事情?”

只见那孩子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有些难为情。

“你但说无妨。”

紫菱低下头,没过一会儿又抬起了头,只见她眼眶通红,泪水呼之欲出。

“先生这段时日生病,紫菱相当担忧,恨不得时时伺候在您身边,可是,可是……”

紫菱拭了拭眼角的泪水,“就在前几日,您资助我爹开的那家米铺,被可恶的日本人霸占了,他们打着救济日侨的旗号,抢走了大米,我爹气得发病,到今日都没有醒。”

说罢,紫菱早已泪不成泣。

“竟然有这等事,这些奸诈狡猾的日本人真是丧尽天良。”

听完紫菱的话后,沈崇笙十分气恼,他眉头深锁,紧握拳头,真是万分痛恨这些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却奈何不能将他们赶出中国。

当下时局动荡,共产党不停受到国民党的围剿镇压,自己都分身乏术,更是难以管理中国边境。

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了革命力量的大联合,以广州为中心、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迅速兴起。

同年5月,在苏俄政府和中共的帮助下,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主任。

那时共产党还在全国各地选举大批党团和革命青年前去黄埔军校学习、工作。

次年5月,便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五卅运动,5月14日,上海工人反日大罢工,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共产党员并打伤十多名工人。

30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反帝示威活动,却遭到租界巡捕枪击,死伤几十人,捕去50余人,这才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此后,工人、学生以及商人,都纷纷加入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

随后,国共便合作展开北伐战争,其直接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北洋军阀。

当时,直系军阀吴佩孚拥有兵力30万人,由直系分立出来的孙传芳约有兵力20万人,控制着东北三省等地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约有兵力30万人。

北伐军在以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首先主力进军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解决张作年春天,北伐军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基本摧毁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而张学良的父亲,也就是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则于1928年6月被迫退回关外时被日本人预埋的□□炸死。

那时沈崇笙刚来到旅顺三个月左右,北洋军阀政府便随着张作霖的死而宣告结束了长达十六年的统治。

由于国共合作从而引发的大革命,以及北伐的胜利,却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他们加紧在中国寻找新的代理人,而当时的蒋介石虽是国共合作时国民党代表人,但却也畏惧共产党所带领的工农力量,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及革命群众,同年7月,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

至此,国共合作破裂。

而这便让作为邻国的日本有了可乘之机。

沈崇笙回想了过去几年国内的形势,心中也不免一片凉意。

“这段日子,你就不用过来服侍我了,回去好好照顾你爹。”

沈崇笙从床边的柜子中取出了一个锦囊,递给了紫菱。

“这是……”

紫菱疑惑地接过锦囊,不解地看着沈崇笙。

“这里头有我平时节省下来的20大洋,你先拿去给你爹买些药。”

紫菱听了连忙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