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团建(1 / 2)
就在众人的情绪渐渐高涨时,林风又抛出了第二颗“重磅炸弹”——一个直接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瞬间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
“解决了招生标准的问题,我们还要考虑一个更现实的情况——贫困学生的求学困境。”
林风的语气变得格外深沉,眼神里带着一种推己及人的温度,“在座的各位老师,很多人都来自普通家庭,甚至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经历过求学时的艰难。我们都知道,对一个有志气、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来说,学费、生活费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它可能轻易就折断一个孩子梦想的翅膀。”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股暖流,缓缓淌进每个人的心里。台下不少教职工都默默点头——那位青年教师来自偏远山村,当年靠助学贷款才读完大学;王老师年轻时也曾因为家里贫困,差点放弃师范学业。林风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林风停顿了几秒,让这份共情慢慢沉淀,然后突然提高声音,语气铿锵有力,如同在宣布一项庄严的承诺:
“所以,我在这里郑重宣布,并将其作为我们两所学院一项铁的制度、不容动摇的基本政策——在招生环节以及学生入校后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各环节负责人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招生老师在面试时要主动了解,班主任、辅导员要定期家访、深入沟通,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有困难的学生!”
他走到黑板前,用红色粉笔写下“贫困生帮扶机制”,然后逐条念出:“第一,全额减免学费。经过严格、公正的审核,确认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院将全额免除其三年学费,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第二,提供生活补助。每月为贫困生发放五百元生活补贴,覆盖基本的伙食费、日用品开支,让他们不用为温饱发愁。第三,设立助学基金。我们会联合本地企业、爱心人士,成立专门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生购买学习资料、参加技能培训,甚至支持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说到这里,林风的目光变得格外坚定:“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东渔村这两所学院的大门,绝不会向任何一位有潜力、有品德的孩子关闭!我们绝不让他们因为没钱,就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绝不让他们因为贫困,就放弃航海梦、安保梦!”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陷入极致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怔怔地看着林风,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感动。几秒钟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如同海啸般爆发出来,响彻整个礼堂,久久没有平息。
不少教职工的眼眶瞬间红了——那位来自山村的青年教师,用力攥着拳头,眼眶湿润,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求学时的窘迫,如果那时有这样的政策,他就不用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王老师也忍不住擦拭眼角,他教过太多因为贫困辍学的学生,深知这份政策对寒门学子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尊重、一份点燃希望的火种,一份改变命运的机会!
“太好了!林校长,这政策太实在了!真是为学生着想啊!”一位女教师激动地说道,声音里带着哽咽。
“这得需要多少资金支持啊?林校长您真是下了血本!跟着您干,我们心里踏实!”退役军官站起身,用力鼓掌,语气里满是敬佩。
“有这样的帮扶政策,就算我们招生标准严格,也一定会有优秀的贫困生愿意来!他们知道来了就能安心读书,不用愁钱的事!”招生办的老师兴奋地和同事交流,之前的担忧早已烟消云散。
原本有些教职工只是抱着“找份稳定工作”的心态加入,此刻内心却油然生出一份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归属感。他们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再只是“教书”“管理”,而是在参与一项能改变无数孩子命运的事业,这份价值感,远非薪水能衡量。
看着台下热烈的氛围,林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理念的认同、政策的支持,能让团队更有凝聚力,但要让一百三十二位来自不同背景的教职工真正拧成一股绳,还需要更多的互动与磨合。因此,在接下来两天的培训中,除了继续探讨招生流程、课程设置等专业内容,他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大型户外团建活动,地点就选在学院宽阔的操场和旁边的金色沙滩上。
团建当天,天气格外晴朗。秋高气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