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安南故牍,给朕交来!(2 / 3)

加入书签

重新站了起来:“这是陛下赦免的旨意”

“你说呢”

刘瑾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地转过身,带着谢迁来到东厂大狱里。

东厂大狱里,谢迁看到完好无缺的徐溥和刘大夏,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徐首辅,刘尚书,你们没事吧”

“于乔,你来了。”

徐溥睁开眼睛,脸上是欣慰的笑。

刘大夏看到谢迁之后,也长舒了一口气。

这些日子在东厂的大牢里,要说心里真是一点都不担心害怕,那是假的。

现在看到谢迁之后,刘大夏才算是真正的放下心来。

谢迁快步走上前,确认徐溥和刘大夏没收受什么伤后,才展开了朱祐樘的中旨。

“陛下有旨,徐溥,刘大夏,刘瑾听旨。”

三人脸色顿时一正,齐齐跪了下来。

“赦免徐溥,刘大夏二人,速与刘瑾一同入宫觐见。”“微臣,奴才谨遵圣旨。”

念完中旨后,谢迁转头看向刘瑾:“还不快过来,给两位大人打开牢门!”

刘瑾阴沉着一张脸,极不情愿地上前打开了徐溥和刘大夏的牢门。

徐溥和刘大夏走出牢门,都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徐溥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冠,瞥了一眼刘瑾,表情不咸不淡:“这几日,还要多谢刘公公的关照了。”

“日后若有机会,徐某一定涌泉相报。”

刘瑾悻悻地说道:“呵呵,徐大人客气了,一点小事,不足挂齿。”

“陛下宣两位大人入宫觐见,我们还是赶快入宫吧,别让陛下等久了。”

徐溥和刘大夏却是摇了摇头:“我们现在这个样子,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的,如何能够入宫面圣”

“刘公公,东厂可有地方让我等梳洗一番”

“等我们整理干净之后再入宫面圣,这样才不算失了礼数。”

“徐大人真是心细如发,考虑得如此周到。”

“东厂自然是有的。”

刘瑾对着身边的一个东厂番子,使了个眼色:“去,带两位大人去梳洗整理。”

“是,厂督大人。”

“两位大人,随我来吧。”

东厂番子带着徐溥和刘大夏。来到一个有水有铜镜的房间,谢迁也跟着一起走了进来。

徐溥让东厂的番子出去后,房间里便只剩下了徐溥,刘大夏和谢迁三人。

谢迁压低了声音,快速把发生的事情给徐溥和刘大夏讲了一遍,让两位尚书大人,做到心中有数。

随后徐溥才和刘大夏整理好了衣冠,和刘瑾一同入宫觐见。

弘德殿里,三人快步走到朱祐樘的面前,恭敬行礼。

“微臣,奴才,拜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朱祐樘看向徐溥和刘大夏两人:“你们知道安南进犯大明边境的事情了吗”

徐溥点头:“微臣刚才已经听谢迁提起过了,安南实在可恶,确实是该给安南一些教训了。”

朱祐樘和徐溥刘大夏三人,都非常有默契地没有提到,朱祐樘将他们二人下狱的事情。

这件事,仿佛就这么过去了。

“徐爱卿,出征安南军队的粮草,就交给你负责了。”

“是陛下,不过北直隶附近囤积的粮草,在去年远征西北的时候,就已经消耗地七七八八了。”

徐溥斟酌着建议道:“所以这次的粮草,微臣建议就近从滇州,桂州和黔州三地筹措……”

“不!”朱祐樘立刻拒绝了徐溥的建议。

“滇州,桂州,黔州多山,耕地面积稀少,本身粮食负担压力就大,再继续抽调粮草的话,恐怕又要造成饥荒。”

“从蜀州,赣州和南直隶三地调粮吧,先筹五十万石粮草,即刻运往安南边境处。”

蜀州被称为天府之国,而赣州和南直隶则是鱼米之乡,这两地都是大明王朝的产粮重地。

由这三地筹措五十万石粮草,问题应该不大。

但是徐溥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是傻眼了。

“啊!”

江南之地本就只有南直隶和浙州,赣州三个地方,朱祐樘一下子就点了其中两处,为军队供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