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疯狂报复,技术舆论双攻击(1 / 2)

加入书签

警报声划破寂静的瞬间,林晚的手指还停在主控台边缘。她没有抬头,只是将指尖微微收拢,压住桌沿。屏幕上,科研服务器集群的负载曲线如失控的脉搏般剧烈跳动,红色警示框接连弹出,F7-3模型运行中断,数据流断裂。几乎在同一秒,市场监控面板炸开上百条推送——“云都联盟非法操控股市”“内部文件曝光:所谓正义实为资本清洗”。

苏悦猛地站起身,声音绷紧:“攻击来了。”

林晚点头,目光扫过日志窗口。技术攻击源伪装成多个境外Ip轮转注入加密数据包,节奏精准,层层递进。这不是普通黑客手段,而是针对系统架构深度定制的压制性打击。她立即调取防火墙日志,发现攻击路径绕过了三层验证机制,直击核心模拟模块。

“不是外攻。”她低声说,“是内嵌权限被激活了。”

苏悦脸色一变:“那台终端?”

“对。”林晚手指快速滑动,切断所有非必要外联端口,启动备用通讯链路,“他们用我们自己的漏洞反向撕开防线。”

她按下加密频道键,接通科研组负责人。对方的声音带着焦躁:“重启三次都失败了,干扰代码像寄生虫一样附着在底层协议上,删了又生成。”

“你们有没有尝试隔离F7-3的独立运行环境?”

“试了,但它依赖主数据库的动态参数输入,现在整个系统都被污染,无法获取干净数据流。”

林晚沉默两秒,视线落在控制台右侧的离线备份指示灯上。那盏绿灯还在闪烁,说明最后一次完整存档是在三小时前,尚未被波及。

“把F7-3和最近一次未受干扰的数据快照打包,转入移动存储设备。”她说,“从物理层面断网运行,只做最小化测试。我要知道它还能不能识别干扰场的周期缺口。”

“可这样效率会极低,运算可能要十几个小时……”

“我不需要速度。”林晚打断,“我需要确认它没死。”

通话结束,她转向苏悦:“舆情那边,按预案一级响应。”

苏悦迅速打开应急操作界面,调出水军传播图谱。负面信息以每分钟三十条的速度扩散,话题标签高度统一,发布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五秒,明显由自动化程序操控。更关键的是,这些内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精准引用了联盟过去半年中某些模糊的行动片段,加以扭曲解读。

“他们在用真实事件编造假叙事。”苏悦咬牙,“已经有媒体开始转载了。”

“准备通稿。”林晚盯着大屏上的舆论热词云,“重点澄清两点:第一,我们的技术仅用于追踪非法资金链,从未涉及企业经营决策;第二,所谓‘清除异己’的案例,全部来自公开司法记录,与我们无关。”

“现在发?”

“不。”林晚摇头,“先备着。他们想逼我们仓促回应,越早发声,越容易被带节奏。”

话音刚落,主屏左侧跳出一条新提示:三家合作企业暂停续约谈判,理由是“需重新评估风险关联度”。林晚眼神微凝,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苏悦低声问:“这会不会影响后续资源调配?”

“会影响。”林晚答得干脆,“但他们不会退出。他们怕的不是我们作恶,而是被卷入更大的风暴。只要我们还能动,他们就会等。”

她调出人员权限记录,逐条筛查近期访问日志。果然,在昨晚凌晨两点十七分,一个已被标记为“休眠”的后台管理账户短暂上线,执行了一次隐蔽的数据读取操作。时间极短,动作极轻,若非她此前设定了异常行为捕捉规则,根本不会被发现。

“他们早就埋好了线。”林晚冷笑,“就等着我们主动启用关键系统,然后顺着信号反杀进来。”

苏悦皱眉:“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用?还是停下来?”

“停下来才是中计。”林晚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方,“他们发动这次攻击,不是为了摧毁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自乱阵脚。技术瘫痪、舆论围剿、盟友动摇——三管齐下,目的只有一个:逼我露底牌。”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可我的底牌,从来不是某个模型或某条数据。”

苏悦看着她,没说话。

林晚闭了闭眼,太阳穴一阵抽痛。今天的能力已经用过三次,再强行开启,后果难料。但她必须确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