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线索浮现,洞察阴谋轮廓(1 / 2)
主控台右侧的独立终端仍在闪烁绿光,林晚的手掌还贴在散热口边缘。那股持续的热流顺着指尖蔓延上来,她没有移开。
她调出权限日志,将心理数据模块的访问记录与最近三次外部查询比对。系统显示,该通道曾在无授权状态下被动开启两次,时间点分别在苏悦提交股权结构分析后四小时、以及匿名投诉出现前十七分钟。两次开启间隔不足九小时,且均未留下操作者身份标识。
她立刻接通调查队长。
“星辰智评,查它。”她的声音很稳,“所有关联企业中,只有这三家共用它的测评系统。我要知道它过去六个月的资金流向,尤其是来自境外的入账。”
“已经在查。”对方回应得很快,“我们追踪到一笔三百二十万的跨境转账,打款方是注册在开曼的‘新域咨询’,表面用途是技术合作预付款。但我们反向追了收款路径,发现这笔钱在进入星辰账户前,经过三个离岸公司中转,最终源头指向一家名为‘维安资本’的私募基金。”
林晚眼神微动。“继续查维安。它的主要投资人是谁?有没有和云都本地企业发生过交集?”
“正在梳理。”调查队长顿了顿,“另外,我们在其中一家企业的内部通讯备份里发现了异常。他们人力资源部曾收到一份加密文件,要求调整特定岗位心理评估权重。发件人身份被隐藏,但Ip地址最后一次连接地点位于城东数据中心。”
“不是巧合。”林晚低声说,“把这份文件的内容传给我。”
通讯刚断,苏悦的消息就到了:“那家心理服务供应商又收到了两起投诉,内容几乎一样——客户声称测评结果被提前干预,导致晋升评估不公。投诉时间集中在今天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
林晚盯着屏幕,手指滑动,将三组信息并列排布:心理系统被动开启的时间节点、资金流转的关键时刻、以及投诉爆发的集中时段。三条线在时间轴上交错推进,每次心理端口被触碰后,不到两天,就会有新的舆论波动或内部人事异动出现。
她按下内线通话键:“通知科研组,暂停对干扰信号本身的建模,转而分析它每次发动前的前置行为模式。重点看是否有外部数据注入痕迹。”
命令发出后,她靠回椅背,闭了闭眼。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痛,昨夜连续使用“心灵洞察之镜”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退。但她不能停。
调查队长的加密文件传了过来。附件是一份扫描件,标题为《认知同步协议(草案)》,页眉印着模糊的徽标,像是某种非营利组织的标志。文档内容残缺,只保留了部分条款摘要:
>“第4条:通过定向心理干预,在目标群体中建立预期焦虑……”
>“第6条:结合环境反馈机制,诱导决策偏差……”
>“第8条:当主体机构开始自我质疑时,即视为阶段目标达成。”
林晚逐字读完,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这不是攻击,是渗透。他们并不急于摧毁联盟,而是要让联盟自己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让团队在无形中陷入迟疑与内耗。就像她前世经历过的那样——先是工作失误被放大,再是情绪失控被曝光,最后所有人都认定她不适合留在岗位上,连她自己也开始信了。
她重新接通调查队长。
影像接入,对方的脸出现在分屏中。他坐在一辆移动指挥车里,背景是不断切换的城市街景。他说话条理清晰,提到已锁定中间联络人的常用落脚点,并准备安排人员蹲守。
可他的眼睛,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镜头中心。
林晚沉默几秒,忽然抬头,直视屏幕中的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一瞬间,画面涌入:调查队长坐在昏暗房间,手里拿着一份纸质文件,正是那份《认知同步协议》。他眉头紧锁,内心反复回响一个问题:“他们是不是已经察觉了?我还能继续传递信息吗?”紧接着是一段记忆闪回——他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对方只说了两个字:“收手。”
林晚迅速关闭能力,头痛骤然加剧,眼前发黑。她扶住桌沿,缓了几秒才恢复清明。
她没质问,只是平静地说:“把那个中间人的背景单独整理一份报告,加密发送,只发我一人。”
对方明显怔了一下,语气短暂迟滞:“……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