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舆论打乱,市场初显成效(1 / 2)
“我是林晚。”她说,“你们准备好了吗?”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接着是市场团队负责人低沉而清醒的回应:“资料已经分发到三家媒体主编手中,他们要求在发布前看到部分佐证。”
林晚没有犹豫。她调出加密文件夹,将调查小组从李哲处带回的数据中剥离出一段非敏感信息——两笔流向离岸账户的资金记录,附带境外服务器通信时间戳的摘要。这些内容不涉及技术核心,却足以勾勒出资本异常流动的轮廓。
“正在传输。”她轻点发送键,屏幕右下角弹出“已送达”的提示。
“收到。”对方声音紧了几分,“标题我们拟了几个方向,一个是‘诺亚资本背后的影子交易’,另一个更直接——‘谁在操控市场的暗流’?”
“用第二个。”林晚语速平稳,“但把‘操控’换成‘干预’。我们要引导怀疑,不是制造断言。”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随即响起敲击键盘的声音。“明白。同时我们在社交平台预埋了五个行业博主,准备发起话题联动。”
“哪个话题?”
“#揭开诺亚真相#。图谱已经做好,展示资金路径、关联企业网络和时间轴对比。视觉上足够清晰。”
林晚盯着主控屏上的倒计时。距离黑幕组织原定的舆论反扑节点,还有五小时三十七分钟。
“发布时间统一?”她问。
“定在四十五分钟后,避开早间通勤高峰的信息混流期,争取在午间财经简报前形成热度。”
“可以。”她顿了顿,“记住,第一波只放线索,不给结论。让他们自己猜。”
通话结束,林晚靠向椅背,目光扫过左侧舆情监控面板。几小时前还平静的搜索趋势曲线,此刻已开始微微上扬。国际Ip对“诺亚资本”相关词条的访问频次持续攀升,多家媒体后台编辑动作频繁,显然已在筹备稿件。
她闭上眼,精神缓缓凝聚。
视野一沉,意识滑入“心灵洞察之镜”。
下一瞬,她看见了市场团队负责人的思维画面:一张排布严密的传播节奏表,三条并行线路清晰标注——主流媒体首发、社交媒体扩散、专业论坛深度解读。他的情绪稳定,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谨慎,但内心深处有一股被压抑的兴奋。他们太久没有主动出击了,这一次,终于不再是被动应对。
她睁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一分钟过去,她重新坐直身体,手指在终端划动,将刚刚发布的新闻链接逐一加入追踪队列。系统自动抓取关键词反馈,实时生成热度预测模型。
十分钟,第一条转载出现。
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财经观察站引用原文,配发评论称“某些跨国资本的操作模式值得监管层警惕”。十五分钟后,欧洲某经济周刊跟进,标题更为犀利:“当资本披上合法外衣,谁来守护市场公平?”
社交平台上,#揭开诺亚真相#的话题热度迅速爬升。一张数据图被疯狂转发——三条平行的时间线,一条是诺亚旗下基金的异常调仓记录,一条是某国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第三条则是境外服务器与境内操作终端的通信峰值。三者高度重合。
林晚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增长数字,指尖轻轻敲击桌面。
二十分钟,全球热搜第十九。
三十分钟,第十一。
四十分钟,第七。
与此同时,原本应在这一时段密集推送的针对联盟的负面报道,迟迟未见踪影。监测系统显示,黑幕组织合作的几家自媒体账号集体进入静默状态,原定发布计划被临时叫停。
她调出其中一家媒体的后台活动记录,发现他们在三分钟内连续收到了三份来自不同渠道的“风险提示函”,措辞严厉,要求暂缓一切与“诺亚”相关的公开言论。
“他们在慌。”她低声说。
就在这时,通讯灯闪烁,市场团队负责人再次接入。
“刚接到消息,北美一家主流商业日报临时撤稿。他们的法务部门接到匿名警告,说证据链存在瑕疵。”
林晚眼神未变。“我们发布的材料,每一项都有原始日志编号可查。他们不敢碰,是因为怕越描越黑。”
“那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追加第二批材料?”
“不急。”她看着监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