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战略调整,联盟重新部署(1 / 2)
主控屏右下角的监测模块再次闪烁,三条新增信号路径稳定接入系统。林晚的手指悬停在终端上方,没有立即操作,而是将画面放大至全球节点分布图。非洲东部、中亚某国和太平洋岛国的数据中转站已标红,与此前七家异常企业的税务申报时间点形成交错节奏。
她调出“深瞳计划”初始数据库,把最新接入的信号流与资金跳转记录并列排列。屏幕左侧是技术渗透的频率曲线,右侧是企业账户的资金异动周期。两者波动轨迹高度吻合,间隔误差不超过四小时。
“这不是试探。”林晚开口,声音落在会议室安静的间隙里,“他们在校准节奏,等一个统一触发的时间。”
科研代表盯着波形对比图,眉头皱紧:“如果对方掌握我们的响应延迟规律,下一次攻击可能会选择我们切换防御协议的空窗期。”
“所以不能等他们出手。”市场负责人翻动手持终端上的简报,“我们必须提前布防,尤其是公众层面。一旦出现连锁负面消息,信任崩塌只要几天。”
调查联络员抬头:“但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是打垮特定企业?还是扰乱整个产业链?”
林晚没有回答。她闭了闭眼,再度开启“心灵洞察之镜”。视野中,三人的情绪清晰浮现——科研代表担忧的是技术反制能力不足;市场负责人害怕舆情失控后无法挽回;调查联络员则纠结于线索太散,怕追着假象浪费时间。
她睁开眼,手指轻点桌面:“你们想的都没错。但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选一条路走到底,而是让三条路同时推进。”
她站起身,走到主控屏前,划开权限界面,输入三级认证密钥。系统弹出“战略升级确认”提示框,她在“执行”选项上按下指纹。
“从现在起,联盟进入全面防御状态。”她说,“所有资源向三个方向倾斜:技术研发、舆论准备、情报追踪。不再被动响应,改为预判布控。”
科研代表问:“具体怎么分工?”
“你带团队研发新型干扰模块。”林晚调出一份架构草案,“基于上次捕获的信号特征,构建动态识别模型。重点不是拦截,而是反向释放虚假响应,让他们误判我们的防御结构已经改变。”
“这需要大量模拟测试。”科研代表说。
“给你四十八小时首版原型。”林晚看着他,“我会协调计算资源优先供给你的组。”
市场负责人插话:“我们这边也需要时间。如果真有大规模负面信息投放,光靠删帖压不住。得有能立刻推出的正面案例对冲。”
“你有三年内的成功项目资料库。”林晚转向她,“现在开始整理可公开的成果案例,做成标准化回应素材包。包括视频、数据报告、第三方背书材料。一旦触发预警,十分钟内必须能对外发布。”
“时间太紧。”市场负责人皱眉,“很多资料还没脱敏。”
“那就边处理边上传。”林晚语气没变,“先保可用性,再谈完整性。”
调查联络员低头记下要点,随后抬头:“人力不够。目前只有五个人能处理跨境资金链分析,新增三个区域节点,根本覆盖不过来。”
林晚滑动终端,打开人员储备列表。“我授权你临时抽调两人,原海外合规部的分析师,陈远和周雯。他们有离岸账户追踪经验。今天就进组。”
“但他们没参与过‘深瞳’项目。”调查联络员迟疑。
“我会开放基础权限。”林晚说,“宁可多一个人知道秘密,也不能让线索断在手里。”
会议室内短暂沉默。三人各自查看任务明细,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滑动。林晚退回主位,重新调出全球热力图。三大新接入节点仍在稳定传输数据,频率平稳,像是某种持续监听。
她再次启用“心灵洞察之镜”,目光依次扫过三人。科研代表正快速拆解技术难点,脑海中已有初步实验路径;市场负责人已在内部通讯中召集小组成员,准备连夜开工;调查联络员则反复核对两名新成员的履历,确认无合作冲突风险。
她收回视线,关闭能力。额角微热,但她清楚这次使用值得。
“接下来,我要你们每天提交两次简报。”林晚打开系统日程模块,“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晚上六点,三次加密晨会。每次必须包含两项内容:当前风险预判,以及对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