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策略研讨,联盟协同应对(1 / 2)

加入书签

林晚的手指从终端屏幕移开,那封标题为“你看到了吗?”的邮件依旧静止在界面中央。她没有点开,也没有删除。指尖转而落在控制台边缘的物理按键上,按下通讯加密频道的第一组序列。

三秒后,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头像出现在侧屏窗口。

“一小时,主控室。”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带上最近四十八小时的所有溯源数据,包括厂区供电波动记录。”

对方刚要开口,她已切断连接。紧接着,市场团队负责人和调查小组组长相继收到同样的指令,措辞一致,不留商议余地。

七分钟后,三人陆续抵达。会议室灯光调至会议模式,沙盘系统自动激活,投影出城市东部区域的立体图景。两处废弃工厂的红点仍在闪烁,旁边新增了一条蜿蜒上升的曲线——舆情负面声量变化线。

“这不是巧合。”林晚站在投影前方,没有坐下,“过去六小时,我们遭遇了两次攻击。一次在这里。”她指向厂区标记,“另一次,在这里。”手指滑动,切换到舆情监控面板。

科研负责人皱眉:“技术端目前还在分析协议逆向结果,现在讨论协同是否太早?”

市场负责人立刻接话:“再不回应,公众信任会继续流失。我们应该立刻发布声明,澄清所谓‘天网计划’是旧时代已被废止的项目,与联盟无关。”

调查小组组长却摇头:“我不同意仓促行动。城东厂区外围布控还没完成,一旦媒体大规模曝光,对方很可能销毁证据。”

三人几乎同时看向林晚。

她没说话,而是走到每个人面前,目光逐一停留。当视线与科研负责人相接时,她微微凝神。

刹那间,对方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技术术语,而是一段记忆片段:三年前一次失败的反追踪行动,导致关键服务器被远程格式化。那份自责至今未消。她随即转向市场负责人,同样捕捉到一丝隐藏情绪——对高层施压的畏惧,担心这次危机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最后是调查组长,他的思维里浮现出一张模糊的照片:某个地下据点爆炸后的残骸,两名队员没能撤出来。

她收回目光,心跳略快,额角渗出细汗。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精神已经开始吃力。

但她不能停。

“你们怕的都不是错。”她回到主位,语气平稳,“一个怕技术跟不上节奏,一个怕公关失控,一个怕再有人出事。可正因为这样,才更要统一指挥。”

她调出时间轴对比图,将厂区电力峰值与网络谣言爆发节点并列展示。

“看这个。”她指着两条几乎重合的波形,“凌晨两点零七分,第一篇匿名帖被推上热搜预热榜;同一时间,城东b区厂房出现持续十分钟的高负载供电。这不是同步,是协同。他们一边在现实重建系统,一边在舆论制造怀疑。我们的反应如果脱节,就会被各个击破。”

室内安静了几秒。

“所以我的决定是——暂停所有单边动作。”她继续说,“科研组接下来十二小时必须完成三件事:第一,确认该加密协议是否存在可识别的信号指纹;第二,模拟其数据传输特征,建立监测模型;第三,准备一份技术白皮书草案,用于后续公开回应。”

科研负责人张了张嘴,最终点头。

“市场部。”她转向另一侧,“我不允许现在发声明。但你们要做三件事:整理近三年联盟安全审计报告的核心结论,制作成通俗化解读材料;梳理行业内类似诬陷案例,形成对比素材;最重要的是,锁定那些高频转发账号的真实归属,尤其是曾有过黑灰产记录的。”

市场负责人握紧了笔,眼神微动:“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热度只会越来越高。”

“那就让他们烧。”林晚说,“但火苗必须由我们来控。等我们掌握足够证据,一次扑灭。”

最后,她看向调查组长。

“你们继续在外围监控,二十四小时轮班。重点记录进出人员规律、换岗时间和通讯频次。明天凌晨两点,我会根据科研组提供的信号特征,判断是否具备渗透条件。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

调查组长沉吟片刻:“我们需要增配夜视设备和干扰屏蔽装置。”

“批准。”她说,“物资三十分钟内送达观察哨。另外,我会让灰鸢系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