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神秘渐明,势力意图难测(1 / 2)

加入书签

审批界面的光标在“同意”与“驳回”之间悬停了七秒。

林晚收回手指,转而调出权限管理后台。她输入双重验证密码,主控台屏幕切换至加密代理通道界面。三道子任务被依次创建:一项标注为“云都产业变迁研究”,另一项归类为“企业合规审计备案”,第三条则伪装成市场趋势分析请求,用途说明栏填写着“区域科技生态评估”。

系统弹出风险提示:境外数据协查可能触发反侦测机制。

她点击确认,将执行延迟设定为七十二小时,并在备注栏添加一句:“非紧急,可排队处理。”指令发出后,主控台右侧的监控面板上,一条新的数据流路径开始缓慢延展,像一根探入深水的导管,无声地绕开国际数据交换节点的常规扫描。

几分钟后,t-3的终端信号轻微跳动了一下,表示接收到了调度更新。

林晚靠向椅背,目光落在战略图谱上那个被反复圈注的位置——西区工业园b7栋。十年前诺维森撤离时,这栋楼曾被彻底清空,连内部线路都被拆除。但现在,建筑能耗记录显示,地下二层有持续供电,且负载曲线呈现规律性波动,时间集中在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

她调取近五年的周边监测数据,叠加人流热力图与通信基站负载。一个异常点浮现出来:每到周三和周日的深夜,该区域会出现短暂的低频信号震荡,频率范围接近人类θ脑波区间。这种波动极微弱,普通设备难以捕捉,若不是联盟最近升级了城市级电磁环境监测系统,根本不会注意到。

这不是商业测试应有的行为模式。

她打开通讯窗口,接通t-3的加密频道。画面中出现的并非本人,而是移动工作站的自动应答界面,背景是模糊的街道影像,车灯划过镜头边缘。

“语音记录回传了吗?”她问。

“正在整理。”t-3的声音经过变声处理,听不出情绪,“目前只提取到两段有效片段,一段来自通风管道,另一段在配电房外墙。”

“播放那段通风管道的。”

短暂延迟后,音频响起。杂音很重,像是风穿过狭窄空间的摩擦声。几秒沉默之后,一个平稳的男声断续传来:“……认知锚点校准完成,第三阶段准备启动。”

声音戛然而止。

林晚没有立刻回应。她关闭音频文件,重新打开视频回传记录,锁定其中一名外围调查员的脸部画面。那人正低头查看手持设备,眉头微皱。她凝视他的眼睛,指尖轻压太阳穴,悄然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瞬间清晰。

那人的意识里浮现出一段重复回放的记忆画面:他蹲在b7栋西侧排水沟旁,耳机突然捕捉到那段语音。当时他以为是设备故障,反复检查录音参数,却发现信号源来自墙体内部。更让他不安的是,第二天再去同一位置,所有数据痕迹都消失了,连他自己存储的原始文件也变成空白。

这份困惑和压抑的警觉,未经上报,只存在于个人记录中。

林晚关闭能力,呼吸略沉。对方不仅在运作一个隐蔽项目,还在主动清除调查痕迹。这不是企业竞争,是系统性的信息屏蔽。

她调出战略图谱编辑界面,在原有威胁模型基础上新增三层推演层。第一层保留原判:技术渗透;第二层标记为“行为建模样本采集”;第三层,她停顿片刻,输入五个字:**社会决策实验**。

这个判断超出了常规商业逻辑。一家公司不会花费十年布局,只为推出一款预测准确度更高的产品。他们真正想要的,可能是通过大规模真实环境下的用户选择数据,构建某种通用型决策模型——而云都,只是其中一个观测点。

她想起R-0037用户的反馈:“它好像知道我会选什么。”

如果这句话成立,那么对手的技术已经越过“推荐”边界,进入“引导”甚至“预设”领域。他们的目标不是卖产品,而是测试人类在无察觉状态下被影响的程度。

主控台突然震动,提示音响起。t-3发来一份压缩包,标题为“遣散记录初筛”。她点开附件,发现内容并不完整,只有部分员工离职去向和设备移交清单的残页。其中一页提到,诺维森撤离前最后一批运出的物资,编号为“Nx-9系列容器”,用途栏写着“敏感元器件保护运输”,但未注明具体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