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成长磨砺,科研全力攻坚(2 / 2)
静望着他的眼睛。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短暂的一瞬,她看见他在凌晨两点独自修改算法时,曾注意到某个传感器回传的数据存在反常前置现象,但他以为是采集偏差,未做标记。
林晚开口:“你们有没有试过,把反馈机制反过来?不是等待信号到达再调整,而是在它预计到达前0.3毫秒预启动补偿?”
负责人猛地抬头:“你是说……主动预测延迟?”
“既然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慢,为什么不提前补上?”
实验室里一片安静。
技术人员迅速调出底层协议,开始重构响应逻辑。新的模型需要重写三段核心代码,两名工程师立刻投入修改。
时间滑向凌晨一点。
第三次全负荷测试准备就绪。
倒计时启动,系统接入模拟攻击链路。波形图起初平稳上升,进入第三阶段后出现小幅震荡,但很快被新机制拉回。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绿线持续延伸。
十五分钟过去,无人敢松气。
第二十分钟,负责人盯着屏幕边缘的一个子频道读数:“二级缓存温度接近临界值,但仍在可控范围。”
二十五分钟,主控台发出一声短提示音——首个完整循环完成。
三十分钟整,整个实验室有人轻轻呼出一口气。
三十五分钟,林晚仍站在原地,双手交叠置于身前,目光未移。
第四十分钟,系统依旧稳定输出,波形图如呼吸般均匀起伏。
“成了。”有人低声道。
负责人摘下耳机,站起身,环顾四周。团队成员陆续抬头,彼此交换眼神,一种压抑已久的紧张终于裂开缝隙。
林晚拿起通讯器:“主控室,接收最新参数包。‘逆频协议’稳定版本已生成,随时可部署。”
挂断后,她转向负责人:“接下来轮班安排怎么定?”
“我留下。”他说,“至少等到第一轮对外模块更新完成。”
“好。”林晚点头,“我去看看市场组那边的情况。”
她转身走向门口,手刚触到门禁面板,主控台突然传来提示音。
一名技术员查看消息后抬头:“调查小组发来临时报告,说他们在配电间外发现了新的线路接口,样式和我们之前截获的监听装置一致。”
林晚停下脚步。
她走回观察窗前,盯着屏幕上那条平稳运行的绿线,片刻后说道:“通知他们,不要触碰任何设备,只拍照记录位置和编号。”
“还有——”她顿了一下,“让他们查一下,那个接口的朝向是不是对着厂区东侧的变电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