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伏笔渐明,神秘组织露端(1 / 2)
通讯器屏幕还亮着,未读消息的红点悬在角落。林晚没有点开,而是将终端切换至离线模式,把那条仍在缓慢外泄数据的信道单独隔离出来。她输入一串追踪代码,像放一只无形的虫子顺着数据流爬行,去探查终点。
主控台另一侧,科研负责人正低声汇报:“备用协议层压力持续上升,但灰域模拟已停用,资源重新分配完毕。”他顿了顿,“不过刚才系统自动记录了一次异常回传——有数据包从行政报表里跳了出来,路径指向城西。”
“我知道。”林晚轻声说,“别动它。”
苏悦从副屏那边抬起头,脸色有些发白。“我刚核对完三批素材,发现他们发布的‘录音’里有个细节不对。背景音里有一段滴答声,频率很稳,像是老式计时器。我们现在的办公区早就不用那种设备了。”
林晚抬眼看向她。
苏悦揉了揉太阳穴,“可能是我想多了,但这声音……有点熟。”
林晚起身走到她身后,目光落在她的后颈处。那里有一小块皮肤微微泛红,像是长时间贴着某种发热装置留下的痕迹。她没说话,只轻轻按了一下苏悦肩头,示意她继续工作。
回到座位,她闭上眼,集中精神。再睁开时,视线锁住苏悦的双眼。心灵洞察之镜悄然开启。
画面浮现——昏暗房间,投影墙上是一张复杂的组织架构图。一只手戴着黑色手套,正在调整焦距。图中标注的节点名称陌生却又熟悉:北纬供应链、东区评审会、南港物流枢纽……每一个都与联盟近期遭遇的攻击点高度吻合。
更深处,一段文字缓缓滚动:**“影蚀计划第三阶段:渗透决策中枢,诱导误判。”**
林晚收回目光,心跳沉稳。
她调出三年前的档案库,输入关键词“行业重构”。一份尘封文件跳出,标题为《跨区域资源整合白皮书》,署名单位是“云都经济协同促进会”——一个早已注销的社会团体。打开附件,技术路线图赫然展开,其中一项子项目标注为“影蚀”,原理描述与当前干扰信号完全一致。
时间、目标、手段,全部重叠。
她继续翻阅,发现这份计划曾被提交至市级产业评审会,但因“缺乏可行性”被驳回。签字审批人名单中,赵铭的名字排在第二位。
不是巧合。
她立即调取调查小组最近三天的追踪报告。关于那家境外信托基金的代理人,目前仍无线索。但她注意到一条附加记录:废弃工厂周边近一个月内,出现过两次夜间电力峰值,每次持续约四小时,供电来源为临时接入的柴油发电机。
这不是普通驻扎该有的用电模式。
她拨通加密频道,声音压得很低:“查一下那片厂区过去三个月的物资进出记录,重点找服务器机柜、冷却装置或高频通讯模块的运输单据。另外,调取周边五个路口的监控,筛选所有未登记车牌,尤其是封闭厢式货车。”
指令发出后,她转向科研负责人。“你们之前检测到的干扰信号,有没有分析过它的编码基频?”
“有。”对方点头,“和其他攻击信号不同,这个频率带有一种周期性偏移,像是在模仿人体神经节律。”
“不是模仿。”林晚说,“是在适应。”
她想起苏悦意识中那段反复回响的对话——“透明才能打破猜疑”。那不是她自己的念头,而是被植入的思维锚点,通过某种共振方式不断强化,引导她在关键时刻做出特定反应。
这是一种新型心理干预技术,不破坏逻辑,而是悄悄改变判断权重。
“他们已经在试运行整套系统。”她说,“不只是攻击我们,是在测试如何控制我们。”
科研负责人皱眉,“可这需要大量前期数据支撑,包括每个人的决策习惯、情绪波动曲线、甚至语言表达偏好……这些信息不可能轻易获取。”
“除非。”林晚盯着屏幕,“它们早就开始收集了。”
她调出联盟成立初期的所有合作方备案表,在“技术支持类”名录中,找到一家名为“恒信智联”的公司。该公司曾短暂提供过内部培训系统维护服务,六个月后以“业务调整”为由退出。而其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号前六位,与那份三年前被驳回的“影蚀计划”申报材料中的联系人完全一致。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家公司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