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市场稳定,情报收集并行(1 / 2)

加入书签

林晚将那份合作修订案在系统中归档,标记为“源流”项目首个观察样本。屏幕上的关系图谱尚未刷新,但她已开始调出新的操作界面。她没有批准,也没有否决,而是将提案内容拆解成七项可追踪字段,嵌入市场动态监测模块。指令下达后,系统自动向市场团队推送了优先级更新通知。

五分钟后,通讯面板亮起,市场协调员接入频道。画面中,对方正坐在工位上,面前堆着三块数据屏,手指快速滑动其中一块的触控区。“我们刚收到系统提示,需要重点跟踪五家单位的协议模板使用情况。”他语速平稳,“目前已有两家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了格式高度相似的新案。”

“把所有模板文件传到分析通道。”林晚说,“比对字符间距、段落缩进、条款排序逻辑,尤其是免责部分的措辞变化。”

“明白。但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协议表面合规,修改痕迹也符合内部流程记录,但签署时间都集中在凌晨一点至两点之间。这个时段通常不会有紧急事务处理。”

林晚目光微动。这与之前发现的三次重合峰值时间接近。她调出时间轴视图,将新数据叠加进去。屏幕上,几条曲线再次在相近节点形成聚集趋势,虽未完全重合,但节奏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偏移。

她开口:“从现在起,你们的工作分为两条线。第一条,维持现有市场秩序,确保所有公开交易流程正常运转;第二条,按我刚才设定的标准,逐项筛查异常行为。凡是涉及非高峰时段决策、跨联盟同步动作、协议格式变异的,全部列入日报摘要。”

“是否需要向上报备?”

“不需要。”她语气平静,“现阶段只做记录和归类,不作判断,也不触发预警机制。你们的任务是收集信息,不是干预流程。”

通话结束后,林晚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打开权限管理界面。她在市场团队的数据访问层级中追加了三项临时授权,允许其调取过去六个月内的历史协议样本用于对照分析。随后,她创建了一个独立子目录,命名为“行为节奏库”,用于存储经筛选后的可疑案例。

半小时后,第一份简报推送进来。林晚点开查看,内容显示有两家联盟在昨夜分别与不同第三方签订了资源互换协议,合同模板来自同一源文件,仅替换了个别参数。更值得注意的是,两份协议的起草人邮箱后缀均属于此前标记过的异常域名。

她将这两份文件拖入“源流”档案,系统自动生成关联提示:三个可疑账号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共参与了六次类似操作,覆盖四家单位,且每次提交间隔控制在五至七小时之间,几乎构成闭环循环。

林晚坐回指挥席,闭眼三秒。脑后仍有轻微滞胀感,昨夜能力使用后的余波仍未彻底消散。她抬手轻揉太阳穴,随即睁开眼,接通市场团队晨会频道。

画面逐一亮起,五名成员陆续上线。她逐个扫视他们的神情,最后停留在那位最早汇报异常的协调员脸上。她集中精神,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晃动片刻,切入瞬间。她看到的是此人今晨连续查阅行业标准文档的画面,脑海中反复对比着不同版本协议之间的细微差异。他的情绪里带着一丝焦躁,担忧团队因过度敏感而误判形势,影响正常业务推进。但他仍坚持认为,某些变化不该被当作巧合忽略。

图像消失。林晚收回视线,呼吸未乱。一次,用了。今日还剩两次。

她开口:“你们最近的压力不小。”

“确实有点。”协调员坦然回应,“我们怕盯得太紧,反而打草惊蛇;可要是放任不管,又怕错过关键信号。”

“记住一点。”林晚声音清晰,“我们的目标不是阻止谁签协议,而是弄清楚——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为什么是这种形式?谁在推动这种节奏?”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她继续道:“接下来几天,你们每天汇总一次数据,重点标注三点:一是协议模板的复用频率;二是决策时间的分布规律;三是相关人员的对外联络轨迹。不要下结论,只需要呈现事实。”

“如果发现更多类似案例呢?”

“继续记录。”她说,“等线索足够密集,自然会看出方向。”

会议结束,众人退出频道。林晚留在原位,调出“行为节奏库”的统计图表。随着时间推移,可疑事件的数量呈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