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7章 将如同阴阳两极(1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窗外月色已上中天,清辉洒地,夜色深沉。

李淳风谈兴愈浓,他起身兴致勃勃地铺开一张硕大、绘制在特制绢帛上的星图。

这副星图极其精密复杂,其上星辰罗列,何止万千,不仅标注了传统三垣二十八宿,更有许多连王晨这个具备现代天文学知识的人都未曾细察的微小星官,星辰之间以极细的银线勾勒出错综复杂的运行轨迹,有些轨迹甚至呈现出奇特的螺旋或交错形态,远超这个时代应有的天文认知。

“小友请看,”李淳风神色郑重,以手指引,点向星图中心一片看似星辰稀疏、却隐隐有漩涡状引力感的神秘区域,“此乃我与天罡兄近数月来,根据大量观测数据,结合易理推演、奇门遁甲之术,反复计算印证的重点区域。

我等发现,这片星域的能量场异常特殊,其星象变化规律,与周边天区迥异,似有扰动时空之象。

再结合你曾隐约提及的某些关于‘未来’时空的碎片知识,我们大胆推测,这片星域所对应的宇宙时空节点,或许……

与你那不可思议的‘来时之路’,存在着某种超越常人理解的奇妙关联。星移斗转,看似无序,然大道至简,其间必有恒定之‘道’的轨迹可循。”

王晨心中剧震,凝神细观那片星区,虽然他对古星象学的专业符号知之不深,但听到“时空节点”、“来时之路”这两个关键词,再结合自身穿越的离奇经历,不由得对袁李二人那深不可测、近乎通神的智慧感到无比的惊叹与敬畏。

他们似乎正在以这个时代独有的、将天文、数术、哲学融为一体的玄学方式,触及甚至试图解读宇宙中关于时空的某些深层奥秘,这远比单纯的天文观测要来得震撼。

袁天罡亦补充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宇宙之浩瀚,无穷无尽,然其生灭运行,周期循环,其根本规律,不外乎阴阳交感、五行生克、八卦演变之理。

时空一体,亦复如是。小友之奇遇,看似偶然巧合,或许亦是冥冥之中大道运行之必然一环。

正如这星图,每一颗星辰看似孤立悬照,实则皆在宇宙整体格局之中,受无形之力牵引,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共成天道。你之到来,或是定数,亦含变数。”

这番话,如同在王晨心中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户,让他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已的经历。他开始尝试着,将自已来自现代所了解的、尚属雏形的物理学时空观、宇宙大爆炸理论、多维空间猜想等,与道家博大精深、早已形成体系的宇宙生成论(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五行模型进行大胆的对照和融合讨论。

他谨慎地选择词汇,谈及“黑洞”、“引力波”、“宇宙膨胀”等概念,虽无法详述其严谨的科学原理与数学推导,但其所描绘的宏大而奇异的宇宙图景,却与袁李二人基于玄学推演、感悟出的某些构想产生了惊人的共鸣和奇妙的互补。

“小友所言之‘黑洞’,吞噬万物,连光亦不可逃逸,其性其质,岂非暗合我道家所言‘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不死,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以其至虚至无之体,涵藏至有至实之机,深邃难测,纳万物而自身幽隐难明,此正合‘道’之体性一隅啊。”袁天罡手捻长须,眼中闪烁着悟道的光芒,若有所思地沉吟。

李淳风亦激动地指着星图中一片用特殊朱砂标记的、几乎没有任何星辰的暗区:“莫非此处便是类似‘黑洞’或‘归藏’之象的天区?观其星位,正合先天八卦中‘坤’位之极致,主归藏、承载、终结亦含开端之奥义!妙啊!真是天地大道,殊途同归!”

三人越谈越是投机,精神焕发,完全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讨论的话题从广袤无垠的星辰宇宙,转向精微奥妙的人体小宇宙,探讨“天人感应”的深层机制;从外丹炉火的铅汞化合之术,谈到内丹修炼的精气神转化之道;从奇门遁甲的时空运用,谈到精神超越物质束缚的种种可能。

袁天罡甚至欣然起身,向王晨演示了一套据说是传承自上古、导引体内先天真气、沟通天地能量的古朴导引术,动作看似简单,却暗合呼吸韵律与经络流转。

王晨凝神观摩,随后依样练习,几个周天下来,竟感到周身气血通畅无比,连日积攒的疲惫倦怠一扫而空,头脑清明,神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