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崛起的青年导演们(5 / 6)

加入书签

nbsp;   不论怎么算,这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数字。

    一个庞大的群体。

    然而。

    反应类似现象的影视作品并不多。

    李伟然拍这部片子,并没有什么刻意的煽情,也没有刻意的表达什么苦难,或者其他什么。

    这是一部类纪录片形式的电影。

    主要就是讲姐弟两人的日常生活。

    姐姐辍学在附近的县城打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弟弟,牛俊峰饰演的弟弟,有点叛逆。

    如果是对类似题材不感兴趣的人,看了这部片子,大概会觉得枯燥、乏味。

    很无聊。

    这不都是很常见的事吗?

    有什么可拍的?

    但。

    在不了解类似群体的人面前,它又是另外一部电影。

    它展示了一种主流之外的群体。

    站在学院派的角度,这是一部拍的还不错的片子,该温情的地方,足够温情。

    该‘残忍’的地方,又很残忍。

    它不是那种赤裸裸的残忍,而是个体命运在时代的浪潮下,无法脱离的‘残忍’。

    男主角的叛逆是怎么来的?

    只是青春期吗?

    也许是。

    也许不是。

    影片并没有表述这些,它只是记录,只是展示,冷冰冰的镜头,没有任何内涵、隐喻。

    跟《小偷家族》比,它的镜头更加客观。

    有很多的长镜头,也有大量的固定机位,两位主角的演技也很自然。

    就像是亲姐妹一样。

    他们住的房子,也没有刻意的拜访,就跟千千万万的留守家庭一样,他们有两个家。

    一个是位于农村的老家,还有一个是城市里的出租屋。

    李伟然拍这部片子,自然是为了冲奖。

    他急啊。

    胡雪杨之前拍的《又一年》,入围了戛纳,虽然是空手而归,但入围也是一种荣誉。

    全球那么多导演,有几个能入围戛纳的?

    每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片子就那么二十来部,入围本来就是一种认可。

    还有。

    张孟以《钢的琴》拿到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