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上映(3 / 7)

加入书签

,比方说,我先定个5000万,等达到5000万,然后再往下一个目标,奔着一亿、两亿去努力。”

    “所以,您给《寄生虫》定的小目标是5000万吗?”

    “差不多吧。”

    沈良微微点头:“5000万确实比较合适,它是那种既有挑战性,又不是难以完成的小目标。”

    5000万?

    还小目标?

    台下的路钏听到这串数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哪怕他叛变了,成了沈吹的一员,但5000万怎么可能是小目标?

    很蓝的啦!

    不过。

    一想到《寄生虫》的成片质量,可能也没那么难,毕竟,《寄生虫》要比《小偷家族》、《花束般的恋爱》更具观赏性。

    是文艺、商业双丰收的类型片。

    另一边。

    老何笑吟吟地看着台上的学生。

    好大的口气。

    不过,小良确实有说这话的资格,毕竟,小良可是几乎改变学风的人。

    三年前,学校内部的大多数人都瞧不起拍商业片的导演。

    这其中既有商业片不能拿奖,艺术性偏低的缘故,也有酸葡萄心理。

    都踏马什么年代了。

    如果可以选的话,谁不想口碑票房双丰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然而。

    知易行难。

    奖项、票房双丰收的片子,屈指可数。

    江文当初为什么受投资人追捧?

    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既有奖项,又有票房。

    同理。

    张卫平为什么把张一谋绑的那么死,又能拿奖,又能卖座的导演,太他妈少了。

    更直观的说,六代导演一头扑进冲奖片,既是自我表达,也是为了商业利益。

    有奖的片子更好卖钱!

    这是公认的事。

    而三年后的今天,因为有沈良这样一个成功案例在,老一辈的电影人可能还坚持走文艺片路线。

    坚持作者电影。

    但在新一代的学生群体中,很多人不再排斥商业片。

    走罗潘、罗噔、程尔、胡雪扬、宁皓那样的路,不香吗?

    “这小子,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