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对策出炉(2 / 2)

加入书签

科,若是三科未中,九年就过去了。”

“若再赶上考了几科举人的,那这人得多大年纪了?大好的辰光都埋在书堆里了,就是补上了缺儿,能为朝廷出几年力?”

“大学堂是一年一试,三年考不成,或是去记名候补,或是弃文务农,或从商,或做工,总还来得及,终归能吃上一口饭的。”

“嗯,和亲王思量得对。”

乾隆道。

弘晓道:“皇上,县里克扣举人禄米一事似乎也应当有个说法才好。”

“嗯,”

乾隆沉吟着道:“这事不止常州府那几个县,怕是全国都不在少数。

若是处分得严了,也恐伤了下头办新学的心劲儿,常州府和阳湖县,各罚俸半年。”

“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及常州府其余各县予以申斥,责令即刻补齐克扣举人的禄米。”

“老西林让学部知会各省分司,下去各县看看,若户部下拔的银子果真不敷新学的用度,具实奏上来,朝廷可酌情追加,也省得县里四下腾挪。”

“皇上,”

张廷玉道:“此事因孙举人被逼自尽而起,苦主那里似乎也要略有照拂才好。”

乾隆道:“刘延清,这是你刑部的差事,你看这案子该如何了结?”

“皇上,”

刘统勋道:“单就案子本身来说,县里、府里都没有不当之处。”

“债主孙某为亲不义,为富不仁,殊可痛恨,但府、县里既没有责任,也不好对他过度责罚。”

“臣也赞同对苦主有所恤闵,但不应写到判词里,否则于法无据。”

“那就这样,”

乾隆道:“让省里学部分司出面,给苦主送些银子,以示抚慰,既尽了天理人情,也让聚集的士子们没有了话说,如此可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