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王权千秋(101)(1 / 4)
青阳城的雨下了整整三天,黏腻的水汽裹着泥土的腥气,钻进街巷里每一处缝隙。王权千秋背着半旧的木剑,站在“青云武馆”的朱漆门前,指节因用力攥着门环而泛白。门楣上的匾额掉了半块漆,“青云”二字的右半边被雨水泡得发胀,像极了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要拜师?”武馆馆主周沧放下手中的茶碗,粗粝的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目光扫过王权千秋单薄的身形和洗得发白的布衣,“我们武馆收徒,要么有根骨,要么有银子。你占哪样?”
王权千秋攥紧了怀里的布包,里面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半块玉佩——那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他深吸一口气,将玉佩放在桌上:“周馆主,我没有银子,但我能吃苦。这玉佩……是我家传的物件,您先收着,若我三年之内达不到武馆的考核标准,我自行离开,绝不多言。”
周沧拿起玉佩看了看,玉佩质地普通,只边缘刻着一道模糊的云纹,显然值不了几个钱。他瞥了眼王权千秋眼底的倔强,终是叹了口气:“罢了,看你是个认死理的。从今天起,你就跟着杂役房的老陈打杂,每日寅时起,先劈柴五十担,再挑水三十缸,做完这些,才能跟着外门弟子学基础拳脚。”
“谢周馆主!”王权千秋猛地躬身,额头几乎碰到桌面。他知道,这是他踏入修行之路的第一步,哪怕只是从劈柴挑水开始,也比在贫民窟里苟活要强。
寅时的青阳城还浸在墨色里,杂役房的灯却已亮起。老陈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手脚却依旧利落,见王权千秋准时来报到,只丢给他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后院的柴房空了,今天的五十担柴,日落前必须劈完。劈不完,晚饭就别想吃了。”
王权千秋接过斧头,斧柄磨得光滑,却比他想象中重得多。他走到柴堆前,深吸一口气,抡起斧头朝着原木劈去。“砰”的一声闷响,斧头只嵌入木头半寸,震得他虎口发麻。他咬咬牙,再次抡起斧头,这一次用尽全力,原木终于裂开一道缝隙。
一担柴要劈三十根原木,五十担便是一千五百根。王权千秋从寅时劈到午时,太阳升到头顶时,他的后背已被汗水浸透,手臂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掌心也磨出了血泡。老陈端着一碗糙米饭路过,看了眼他脚下只堆了不到十担的柴,冷冷道:“照这个速度,你今晚不用睡了。”
王权千秋没说话,只是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换了个姿势继续劈柴。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千秋,咱们王家虽没落了,但你爹当年也是个修行者。你要好好活着,若有机会,就去学武,将来做个能保护自己的人。”
为了这句话,他从贫民窟一路乞讨到青阳城,走了整整半个月,脚上的草鞋磨穿了两双。如今终于有了机会,他绝不能放弃。
日落时分,王权千秋终于劈完了五十担柴。他瘫坐在柴房门口,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掌心的血泡破了,渗出血来,黏在斧柄上,又疼又痒。老陈端来一碗热水和两个窝头,扔在他面前:“算你有点骨气。明天寅时,准时去挑水。”
接下来的一个月,王权千秋每天都在劈柴挑水中度过。寅时劈柴,午时挑水,傍晚才能跟着外门弟子学基础拳脚。外门弟子大多是富家子弟,看他穿着破旧,常常故意刁难,要么在他练拳时撞他一下,要么偷偷把他的木剑藏起来。
有一次,外门弟子赵虎故意将他的木剑扔进泥坑里,还嘲讽道:“就你这穷酸样,还想学武?不如回家种地算了。”
王权千秋弯腰从泥坑里捡起木剑,剑身沾满了泥浆,他用袖子一点点擦干净,然后走到赵虎面前,一字一句道:“我学武,不是为了跟你争高下,只是为了活下去。但你若再故意找事,我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会让你好过。”
赵虎被他眼底的狠劲吓了一跳,悻悻地走了。从那以后,虽还有人私下议论,但再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刁难他。
三个月后,王权千秋终于完成了杂役的任务,正式成为外门弟子,开始学习武馆的基础功法《青云诀》。《青云诀》是入门级的内功心法,共分三层,练到第一层,便能将内力凝聚于掌心,劈砖断木;练到第二层,可使内力在经脉中流转,提升速度和力量;练到第三层,则能将内力附着于兵器,增加攻击力。
外门弟子大多资质平平,练到第一层最快也要半年,而王权千秋却只用了三个月。这倒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