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三一同归(78)(4 / 5)

加入书签

,对着异人界鞠躬。石明的尖耳捕捉到星船传来的歌声,是用万族语言混合演唱的,大意是“我们都是同源的星尘,在宇宙中寻找共生的光”。

同心树的叶子落在合璧术的拓本上,叶脉的纹路与经络图完美重合。周明知道,终卷不是结束,就像合璧术的修炼永无止境,共生之道也永远在路上。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术法冲突,新的种族分歧,但只要有像共生炉这样愿意以本源相托的信任,有像孩童们那样“觉得合璧术很厉害”的纯粹,任何驳法虫,都只会成为让彼此更了解本源的契机。

石明拽着他加入广场的庆典,他们站在共生花下,看着各族使者将本命骨放入新铸的“万源鼎”,鼎内的紫金光浪翻涌,映出万族的笑脸。周明突然明白,所谓的共生,从来不是所有人都变成一样,而是像这鼎中的光浪,红的、蓝的、金的、紫的,各自绚烂,却又汇成同一片光芒,照亮彼此,也照亮更远的宇宙。

夜幕降临时,万源鼎的光芒冲上夜空,与共生星的光融合,化作道贯通天地的光柱。光柱中,周明与石明的身影渐渐与光同化,掌心的太极图腾飞向星空,化作两颗最亮的星,永远守护着这片历经千年才换来的共生之地。而《共生大典》的终卷,被各族弟子传抄到异人界的每个角落,最后一页的空白处,不知被谁画了个小小的共生花,旁边写着:“故事未完,待你来续”。

万源鼎的紫金光柱已在异人界矗立了三十年。周明站在合璧堂的露台上,望着光柱顶端的共生星,星旁的“本源蝶”依旧振翅,翅膀上的合璧术经络图被岁月磨得愈发温润,像一块流淌着光的玉。石明从身后走来,手里捧着新酿的“共生酒”,酒液里悬浮着两族图腾交织的冰晶,是用碎星渊的星尘与天外族的泉水酿的。

“北边的‘沉梦泽’有异动。”石明将酒杯递给他,酒液晃出的涟漪里,映出片被白雾笼罩的沼泽,泽底的淤泥中伸出无数只手,抓着些透明的影子——是各族的梦魂,正对着水面哭泣。“泽里的‘忘忧莲’突然大面积枯萎,莲心的‘安魂珠’都变成了黑色,吸食梦魂的精气。”他指着涟漪深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枯萎的莲台上,是年轻时的陆瑾,正对着本空白的《共生大典》叹息。

周明指尖的同心结突然发烫,穿透梦境的迷雾:沉梦泽的地脉连着异人界的“集体潜意识”,忘忧莲靠吸食平和的梦魂生长,安魂珠则能净化噩梦。如今莲枯珠黑,是因为万族心中的“安逸惑”在滋生——享受和平太久,渐渐忘了守护的艰难,这种懈怠的情绪被沉梦泽吸收,才让忘忧莲枯萎,噩梦趁机反扑。

《异闻录》的羊皮卷在风中展开,新的插画里,沉梦泽中央有座“忆苦亭”,亭柱上刻着两族最艰难时的誓言:三一门弟子刻“宁碎骨,不违心”,噬灵族猎人刻“宁断耳,不负约”。亭下的淤泥里,埋着各族在战争中失去的信物:断剑、残耳、染血的家书……旁边注着“需以万族的‘警醒心’浇灌,方能让忘忧莲重生”。

天外族的星图突然发出警报,沉梦泽的位置闪烁着红光,旁边浮现出一行星文:“安逸惑是共生之道的最后一道坎,若不解,光柱将在百年后熄灭,异人界重回纷争”。星图的边缘,本源蝶的翅膀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正随着沉梦泽的黑雾慢慢扩大。

临行前,合璧堂的年轻弟子们捧着各族的“警醒物”赶来:三一门的弟子带来当年修补同心鼎的残片,噬灵族的少年捧着祖辈的断耳骨,控沙族的姑娘抱着被战火烧过的流沙罐,冰族的使者献上块冻着战火余温的冰晶。“我们想跟着去,”领头的少年举着新铸的“警醒铃”,铃身刻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老们说,该让我们这些没经历过战争的人,看看和平是怎么来的。”

沉梦泽的白雾带着甜香,吸入肺腑就觉得昏沉。周明将同心结悬在头顶,紫金光晕荡开,雾中浮现出无数噩梦的碎片:三一门被焚的三清观,噬灵族被屠的圣山,控沙族被淹没的绿洲,冰族被融化的冰城……每个碎片里,都有双绝望的眼睛,正盯着现在的万族。

“那是忘忧莲的根!”石明指着沼泽深处,黑色的莲根像毒蛇般缠绕着梦魂,根须上的倒刺勾着安逸惑凝结的白珠,珠内映着各族懈怠的模样:三一门的弟子在合璧堂打瞌睡,噬灵族的猎人懒得修炼异能,控沙族的孩子玩着流沙却忘了防沙术,冰族的使者把凝冰玉当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