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四面网定 徐徐合围(3 / 4)

加入书签

来保命的家丁,多少还有些战斗力。

大同被普商腐蚀拉拢得更严重,想必更烂。

大同镇边军造反,在卢象升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他亲率一支六千人的轻骑,其疾如风、侵掠如火,衝到大同城下。

叛军十有八九会不战自乱,被一举击溃。

现在洪承畴却策划出四面网定,徐徐合围的方略,这让卢象升觉得匪夷所思。

洪承畴巡抚寧夏、延绥两镇,整伤边军兵马不算,还曾经把盘踞白城子、红盐池、乱井子等套东地区的鄂尔多斯蒙古部落,收拾得叫。

虽然俺答汗去世后,土默特部都一不振,战力直线下降,鄂尔多斯部更是四分五裂,衰败得更厉害。

可蒙古人就是蒙古人,能收拾他们,至少边军被编练出战力,全军上下也能遵从军令別的不说,大同三镇的边军,北边的土默特部再衰败,也没法去收拾他们,只有被他们收拾的份。

洪承畴率兵打过鄂尔多斯蒙古人,规模不大,但看得出是懂军略的人,怎么还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定出徐徐合围的方略

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卢象升在心里揣测著,慢慢地猜出一二。

这个洪彦演,还真是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的人物。

大同镇突然造反,搞不好有他的手尾在里面。

他进入宣府后,一直行踪诡秘,谁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

卢象升不喜欢洪承畴的这个方略,但他没法反对。

他在制置司参加高级军略学习班时,听到过一句话,“战爭是政治的延续...”

这是皇上给他们授课时讲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承畴的方略是最佳方案。

大同三镇的边军收拾整反而更简单。但是如何根除三镇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却是最大的问题。

当初在张家口堡时,洪承畴说要放一把火,再深耕翻土,斩草除根。

看来他正在按此方略执行。

卢象升轻轻长吸一口气,正色答道:“好,本官今晚拜发上奏的题本。

同时派遣满桂、孙锐、黑云龙和虎大威为主副將,率轻骑一万,明早天亮出发,抢占平刑关,再占雁门、寧武和偏头三关。”

“好,多谢建斗相助,洪某敬你一杯。”

“彦演客气了。”

过了几天,更详细的消息逐渐传过来,上任的大同巡抚李瑾,被叛军杀了祭旗,一同被祭旗的还有在大同城没有跑掉的张光前。

这两位死得冤。

一位是替韩为首的晋党断尾,一个是奉赵南星之命搅乱晋党阵脚,结果双双殞命。

然后是朱鼎渭称晋王,权知大明军国事。

四下传播文,说天启帝亲信阉寺、任用奸侯,倒行逆施、穷兵默武,搞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朱鼎渭感念上苍有好生之德,又做梦梦到太祖皇帝授他天符..:

一通胡扯,宣布起兵奉天靖难,清君侧,匡正国政..

授池仰圣为中书省左相兼兵部尚书,肖延德为中书省右相兼吏部尚书,杨振威为靖难大元师.:.反正就是偽职官帽一通乱发。

从逆之人,各个不落空。

据说就是大同城里的地痞流氓,去偽晋王府大门口磕个头,作个揖,也能捞个知县偽职。

当然了,只是给你发了一份文书,外加一颗临时刻的木章,证明你是“从龙之臣”,等到靖难成功,再一一履行。

城中聚集了近两万叛军,先是把城中抢得一乾二净,还日夜出城,抄掠应州、浑源、

等州县。

大同城里有百姓六七万,多是军眷家属和商贾行旅。

军眷家属是自己人,肯定不能抢,於是对城中商铺大抢特抢。

范、王、靳、梁、田、翟、黄等晋商几大家,在大同城都有商铺,全被叛军不分青红皂白悉数抢光。

被李瑾关押在大狱里的王登库父子和靳良玉,以为叛军跟他们是一伙的,还暗自庆幸,结果被叛军抓了出来,连同没来得及逃出去的梁嘉宾、田生兰父子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