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上苍定要保佑正道!(2 / 4)

加入书签

六臂也没法让它长出蛆来。结案陈词说得清楚,阮大鋮还没到陕西,杨大郎就开始舞弊营生了。

事已至此,不必说他们。”

“可嘆啊,杨涟从享誉海內的直臣,骤然变成千夫所指的贼子,世道变化,实在是太快。对了,韩公,你府上哪位家僕”

“落水死了。”韩淡淡一句话,就像轻烟一般。

“可惜,可惜。”李瑾嘴里说著可惜,嘴角却掛著笑。

韩目光一闪,盯著李瑾,又一次切切交待:“皇上整饰完江南,就该轮到两浙,东南一体,江南和两浙打断骨头连著筋。

在此之前,皇上不会没事找我们的不是,趁此良机,把我们的隱患清除乾净,到时候一身清白,无欲则刚!”

“韩公高瞻远瞩,洞若观火,学生敬佩不已。”

大雪如席,漫天飞舞,天地间朦朧一片,一行车马在风雪中缓慢南行。

马车窗帘被拉开,一张四十多岁的脸露出半边,眺望著远处的京城。

一发发烟火,拖著长长的尾焰,冲开风雪,刺破混沌,在夜空中炸开,绽放出一朵又一朵五顏六色的烟,把整个天地都映得绚丽多彩。

京城!

污秽不堪的京城!

男子恨恨地骂了一句,愤然地放下窗帘。

车马艰难南行,歷经十几天,终於来到真定府高邑县城,径直来到城中第一高门大院,赵府。

男子下车后,门房见到他的相貌,大吃一惊:“大少爷,你回来了”

男子正是赵南星的长子赵清衡。

“父亲在家吗”

赵清衡跟著管事往后院走,开口问道。

“老爷在书房。今日老爷接到一封江南来的书信,心情大坏,在书房里已经一个多时辰。”

“唉,而今奸侯当道,纲纪不正,万马齐暗,处处都是坏消息,父亲如何能开心得起来”

“是啊。大少爷,还有一件事,府里上下惊惶不安。”

“什么事”

“智链出任按察事、巡按燕南道。”

“智,元氏县的那个叛徒”

“对,就是此贼!”

赵清衡倒吸一口凉气。

智,真定府元氏县人士,早年受业於赵南星门下,万历三十七年顺天府乡试中举,授荣河县知县。天启二年,调河津县知县。

天启三年,赵南星出任吏部尚书,智求官不被准允,怀恨在心。

天启五年,智键通过魏广微攀附上魏忠贤,选贵州道御史。为了巴结魏忠贤,全力攻击赵南星,攻许他为东林党魁,弹劾他在天启三年京察期间,徇私舞弊,党同伐异。

天启五年五月下旬,上疏弹劾徐光启练兵孟浪,耗费钱粮。又得原辽东巡抚阎鸣泰所贿,弹劾孙承宗,助其復起为辽东督师。

不想这两封弹劾递入內禁,连魏忠贤都被皇上骂得狗血淋头,智嚇得跪在午门前请罪。

后来可能是魏忠贤替智链说了情,被挪去其它清閒之职,然后此事不了了之。

现在突然出任按察事、巡按燕南道,这不是明晃晃地奔著父亲来的吗

智此人奸诈卑鄙,心思互毒,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消息確定吗”

“昨日建霞先生来报的信。”

李建霞是李標,同为高邑人,是赵南星的学生,万历三十五年中进士,又选为庶吉土。天启年间为礼部侍郎,协理詹事府。

当时魏忠贤一党攻许赵南星,李標畏惧引火上身,告病归乡。

“李汝立。”赵清衡心中不由泛起悲凉。

当年父亲为天官,举荐诸贤入朝,一时眾正盈朝。而父亲在朝野一呼百应,被尊为正道领袖,百官之首,声望权势不输首辅。

才仅仅几年,人走茶凉,朝廷安排了逆徒凶贼巡按燕南,图谋不轨。这等重大消息,朝中居然无人告知父亲,还是李汝立听到了消息,匆匆前来通报。

世態炎凉,叫人生悲。

赵清衡来到书房,恭声稟告:“父亲,儿子回来了。”

“大郎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