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阮大鋮就是要逗逗杨涟(2 / 3)

加入书签

盛財,给本官起来,一起去见杨涟杨文孺!”

“是!”

曲江渭阳园,临山傍水,是西安风景最佳处之一。

原是国朝初年某位致仕阁老的別院,几经转手,现在成了陕西名士刘仅年的园子。

刘仅年,祖父是万历年名臣、兵部尚书刘四科,其父刘宇曜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只是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

但是世代縉绅,不仅家学渊博,更是故交好友遍及天下。

刘仅年二十二岁就考中举人,可惜会试难中,后来乾脆不再应试,四处游歷,治学交友,成为天下名土,海內大儒。

尤其与江南东林党人结交最是篤深。

杨涟赴任西安,他几乎形影不离,他的渭阳园也成了正道之士聚集的地方。

此时杨涟、刘仅年,陕西布政司右参议刘正腾,陕西按察使金事、分巡粮道陈阳波,还有江南来的三位名士杨惠顺、李道亨、徐连爵,坐在一处亭子里,激烈地討论著。

杨涟是七人中声望最高者,当为首脑。

他在亭子里转来转去,挥舞著双手,慷慨激昂地说著话。

“江南浩劫啊!

士林大儒,眾多俊杰,被那些粗鄙佃户奴僕一扫而空。

縉绅世家,十室九空。

这是国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劫!

这肯定是魏忠贤幕后指使的!他阴险狠毒,这等计谋肯定是他出的!

年初他去南京镇守,就是为了陷害忠良,剷除异己!

天启四年春闹舞弊案,一听就是魏阉构陷之举!现在又指使佃户奴僕犯上作乱,真是令人髮指!

我等正道之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死諫!

对,死諫!

没有別的法子,只能用我们的鲜血和性命去唤醒皇上,去激发天下正道之士的义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清激浊,剪除国奸!”

刘仅年激动地说:“大洪先生,你名孚天下,为大明正道之士的楷模。你振臂一呼,定能应者如云,蠹振纲立纪,剔弊发奸,在此一举!

我愿散尽家財,刊印无数揭帖,把大洪先生的洪钟义言传遍天下!”

杨惠顺、李道亨和徐连爵三人更是激动地满脸涨红,浑身颤抖,脚鼓掌,恨不得马上飞到南京,跟魏忠贤同归於尽。

刘正腾和陈阳波对视一眼。

跑到西安来装义士,你们听到噩耗,为何不转回江南,跟邪恶势力拼了

反而一路急奔,跑到西安来,先找到杨涟,一番哭诉..:

呵呵,我看你们三人是想借著杨涟的名声,求得庇护。

刘正腾缓缓说道:“魏忠贤在江南倒行逆施,跟皇上有没有关係”

这一点最重要!

杨涟愣了一下,大声道:“魏阉蒙蔽皇上,闭塞言路,只要我们把魏阉罪证呈於皇上御前,自然会真相大白,正道重扬..:

陈阳波摇了摇头:“魏忠贤都去了南京,离京师上千里,如何蒙蔽皇上

他要是这么远还能遥控內廷,屏蔽圣驾左右,那跟前唐鱼朝恩个、仇士良、田令孜何异”

他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天启皇帝这一年多文韜武略,干出不少大事,尤其是辽东和开平连连大捷,这样的雄主,可不是一个死太监能左右的。

杨惠顺、李道亨和徐连爵脸色惨白,紧握双拳,眼晴里满是怨毒,却不发一言。

杨涟更是长嘆一口气,不再言语。

事到如今,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江南风云不是魏忠贤一人能搅动的,肯定是皇上授意,几位“奸臣”联手,才会酿成大祸。

徐连爵突然说:“学生在江南游学时,有拜访过牧斋先生(钱谦益)和抱斋先生,两位先生任职翰林院和詹事府时,又入值信王府,侍讲圣人经义..:

对信王殿下的聪慧好儒,讚不绝口..:”

刘正腾厉声道:“竖子!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你是想给大洪先生招祸吗”

陈阳波也很不满地盯看徐连爵。

你个小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