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秀才打架也很激烈精彩(2 / 3)

加入书签

急得团团转,不停地打躬作揖,连连告饶,求秀才们放过他家茶馆。

可惜没人听,反倒是周围闻讯赶来的秀才们,加入到围殴队伍中,大打出手。

在茶馆隔壁一处摘星楼二楼靠窗雅座,三人靠著窗口看著下方的热闹。

一位是制置司文化局南京分局主事刘国华,另一位是新任不久的应天巡抚苗可秀,还有一位是准备去赴任的苏州吴县知县真永曾。

真永曾感嘆道:“想不到这些秀才,打起架来,也这般激烈。想必心中积愤不小。今日抓到机会,要好好发泄一番。”

刘国华冷笑几声:“这些秀才中多有连年不中的人,心里自然积愤不已。世人都是如此,成事了,是自己才华能力超群,失败了,自然是天时不佳,有人捣鬼。

南直隶的秀才,都是连闯县试、府试、院试三场搏杀出来的,各个心高气傲,南闈连连不中,

那肯定是有人舞,坏了他们的前途!”

苗可秀和真永曾悄悄对视一眼,心生惧意。

眼下这场景正是对面的刘国华一手造成的。

这位毒士深知人心本性,一出手就让南直隶士林上下层撕裂,势同水火。

江南名士大儒、縉绅世家,各个深孚眾望,一言九鼎,手眼通天,能呼风唤雨,號称是地方民意的代表。

但苗可秀和真永曾很清楚,这些人高高在上,不是在开文会,就是在玩风流,那有时间和精力去操控民意。

真正操持民意的,都是秀才和童生。

童生是一村一寨的民意领袖,秀才是一乡一镇的民意领袖。

这些人生於斯长於斯,识文断字,春秋祭祀他们出面主持。

跟其它村寨发生爭执,他们出面为本村寨爭取好处,

村寨內部发生纠纷,他们出面,引经论据说服眾人,完成调解。

有时候乡民生病,还要请秀才童生翻翻医书,给开一剂药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这些秀才童生们在村寨乡镇的声望极高,乡民和普通百姓们非常信他们的话::

原本秀才和童生与举人进士们是相互相持。

举人进士们是大树,秀才童生是攀在他们身上的藤。

秀才童生们靠举人进士为他们遮风挡雨,確保高人一等的特权和福利。

进士举人们靠秀才童生为他们摇旗吶喊,聚拢地方民意,以及实现对地方乡镇的实际掌控。

刘国华现在一出手,让江南士林上下层撕裂,高高在上的进士和举人们,与扎根基层的秀才童生撕裂出一道巨大的裂痕。

刘国华的手段很简单粗暴,把此前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揭露开。

这些潜规则由进士们把控,举人参与,秀才和童生想更进一步,必须遵循这些潜规则。

但问题是潜规则再如何,麵饼只有那么大,向上实现阶层突破的机会只有那么多。

以前士林高层们还知道雨露均沾,多给

但隨著国朝建立两三百年,承平日久,士林上层们在奢靡骄横中逐渐迷失。

向上的机会这么多,肯定是给跟自己亲近的人,或者是阿奉承自己的人。

一旦失去最基本的公正,土林內部的裂痕逐渐出现,越来越明显。

此前,秀才和童生们还能默默承受,他们除了继续等待潜规则能给予自己一线向上的机会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反抗,至少还能保证现在的地位和待遇。

相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不错,

刘国华深知这些內情,他给普通秀才童生灌输的是不公。

你们这么有才,就是被人压制,才怀才不遇。我们必须要抗爭,要打破这个不公!

煽动得这些秀才童生们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与恶势力同归於尽。

给心怀大志,心思敏锐的秀才们暗示,把上面那些老东西推翻了,他们的名望、地位和荣华富贵,就是你们的!

这些秀才们心领神会,成为这次大风暴中的领军人物。

不愧是天启元年两桃杀三士,让把持朝政的齐楚浙三党联盟土崩瓦解,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