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越发热闹的京师(2 / 3)

加入书签

、薛三省、崔景荣三人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崔景宗才恼怒地一拍大腿。

“我们中计了!皇上故意扣著俸禄不发,就是要让內阁、六部、都察院和诸寺怠工罢事。

那边怠工不做事,制置司则忙著不亦乐乎,拼命地揽权抓权。”

李宗延眯著眼晴说:“官帽子、钱袋子在人家手里抓著,京营边军数十万水陆兵马,都得听人家號令。

我们这位皇上,大智若愚,一眼就看透了权柄的真諦,不声不响捏住了要害。”

崔景荣恼怒地说:“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再这样下去,还有儒理正道的容身之处吗

现在报国进修班,黄圃军校,还有国子监特科学习班,都在教什么科学方法论和万物易证法,

还有数学、物理、农业和水利..:

全是异端邪说,旁末杂学。

四书五经、朱子集注,这些圣贤经义道理,都被他们弃之如履。

薛三省一双俊目闪著难以捉摸的精光,“没错。此前皇上还偷偷摸摸的,在暗地里塞私货。现在有魏阉给他横赋暴敛,剥削脂膏,又有三局收揽兵马..

不知不觉中,我们有些束手无措!”

李宗延抿著嘴,咬著牙说:“是啊,京师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微末官吏,得制置司发了两次商票,一次银圆后,悉数倒向那边。

有的还大言不惭,说可以没有內阁和六部,就是不能没有制置司。”

“还有如此荒谬之言”

“是啊,他们说有內阁六部,他们吃土喝风;有了制置司,他们吃肉喝酒。所以寧要制置司一张纸,不要户部一箩筐。”

崔景荣咬牙切齿,“这些唯利是图、不明大义的浊吏小人!”

他转头看向李宗延三人,“你们说,现在怎么办”

李宗延和薛三省躲闪著避开他的眼神,高第警了一眼三人,突然开口。

“最近锦衣卫在大肆抓捕建奴內奸,我们兵部从侍郎到末入流,被抓了上百人。还有蓟州镇、

顺天府和山东,抓了四五百人。”

崔景荣三人闻声转头看过来,“不是刘保和韩宗功案牵连的吗”

高第摇了摇头:“刘保和韩宗功案,该抓的早就抓了。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抓捕建奴內应和姦细,不简单,可能另有开端,有可能是从关寧那边蔓延过来的。”

崔景荣心肝嚇得噗通乱跳,差一点就从嗓子眼跳出来。

“高尚书,为何这么说”

他自己都不知道,刚才说话的声音都变调了,又尖又细。

高第看了他一眼,“常田闻,万历四十五年进士,歷任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兵科都给事中。被锦衣卫安保局以私通建奴、出卖机要为由给抓了。

他的同科好友,我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梁庸,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曾良栋等六人。

他的房师,我们兵部右侍郎匡佑海,户部郎中鞠四方等四人,悉数被牵连抓捕。

这位常田闻,原籍辽西锦州,其叔父常谷山举人出身,做过南京户部郎中,与江南士林关係密切。

常田闻还被其叔父引荐,拜在閒適公(叶茂才)门下,这才两榜题名,一路青云。”

崔景荣的脸青一块白一块,强撑著说:“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原籍辽西,就是建奴內应和姦细吗

那从辽东退回来的十几万军民,难道都是建奴的內应和姦细。”

高第三人对视一眼,没有出声反驳。

“高某只是想不到,以前我国朝,无论是內廷还是外朝的內阁和六部,不管做什么事,上面刚说出口,来香的都知道一二。

可是偏偏这回,皇上悄然出京去了关寧,足足大半个月,我们连蒙带猜才察觉到。

然后皇上在关寧做了什么,相隔不过数百里,六部、內阁不知道多少耳目在那边,可就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只知道可能打仗了。

谁领兵,怎么打,打得如何在京师里的我们就跟聋子瞎子一样,一概不知。

诸位,这样下去,是不是这大明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