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位正义之士的筹划(2 / 3)
地说:“其实这个好办。”
杨御史和吴御史惊讶地看著陈御史,“陈兄有何妙计”
陈御史得意地说:“辽东镇边军走私成风,就算退避关寧也照常进行。
孙承宗出镇后严令禁绝,屡禁不止。熊蛮子六月入督师府幕僚,凶残暴虐斩杀了数百人,勉强剎住了走私之风。
但有一个地方,还是没有堵上。”
“哪里”
“觉华岛水师。”
“对,水师特殊,游离於督师府和总兵府,又常年飘浮於海上,熊蛮子想管也鞭长莫及
陈兄有门路”
吴御史在一旁说:“杨兄这话说的。陈兄以前是山海关钞关御史,山海关到广寧,搞走私的,
没有他不熟的。”
陈御史淡淡一笑,“还好还好。”
杨御史连忙说:“既然陈兄有门路,还请儘快派精细心腹,去到觉华岛,托可靠之人,通过走私这条线,把消息透到那边去。
只有这样,我们的一番苦心才会见效。”
陈御史脸色深沉,眼睛里透著狼厉:“送信完全没有问题,后日就可送到觉华岛。
不过愚弟觉得,一不做二不休,何不再进一步。”
杨御史和吴御史对视一眼,“如何再进一步”
“愚弟跟觉华岛水师关係很好,只要银子到位,愚弟再运作一番。正常下,水师会依命派出船队前去接应,接那支官兵渡三岔河。
只是这支船队出了海就迷路,迟迟未到,那支奇袭官兵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渡河了。”
杨御史眼睛一亮,“陈兄妙计啊!
大海茫茫,迷失方向很正常啊。届时没有水师船队援应,那支官兵必败无疑!
陈兄,快快行此计。”
陈御史看了他一眼,“觉华岛水师那些人,胃口很大。”
“乾脆些,需要多少银子”
陈御史想了想,“届时兵败,水师海上迷失方向,无法按时到达虽说是天意,可接应不力也是罪责。
至少三千两银子,他们才肯担这么大的风险。”
“三千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杨御史沉吟不语,吴御史在一旁劝。
“崔公给我们的密信有说,必须让年少气盛的皇上撞一回南墙,才能听得进逆耳忠言。
只要这支官兵奇袭耀州兵败,我等閒置官员们,纷纷上疏,以及投信京中以及地方师友,以亲眼目睹者鼓譟喧譁。
一千人兵败,可以把它说成是十万辽军全军覆没..:
届时朝野惶然,天下震惊,深居禁內的皇帝定会惊慌失措,届时崔公等正义之士联袂上疏,弹劾奸侯,大事可成。”
陈御史附和道:“对。届时皇帝见孙承宗等託付重臣皆不可用,惶然之际定会问计崔公等人。
届时召眾正、逐奸侯、制置、六部正位、收復权柄、扬清激浊、天下归正,这可是名存青史的大功啊!
某愿意献银五百两,用於勾兑觉华岛水师之用。”
吴御史也开口:“某愿献银五百两,用於匡復正途之用。”
杨御史看著两人,心里腹誹不已。
狗入的,你们俩一番慷慨陈词,还抢先报出自己的数目,然后剩下的两千两银子,我出唄。
再说了,收买觉华岛水师需要三千两银子,还不是你嘴巴一说,具体用多少,没人知道。
说不定你那五百两都不用出,还能再赚一笔。
你这个钞关御史我还不知道,出了名的雁过拔毛陈御史。
但两人说的话,又不无道理,
想起崔景荣在密信里许下的重利,杨御史牙一咬心一横,豁出去了。
“好,就按两位仁兄的意见来办,余下两千两银子某出了。陈兄,你即刻去觉华岛,找水师勾兑,务必办好此事。”
陈御史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好了。觉华岛水师那帮人,认钱不认人。
只要钱到位,什么军情、兵甲、火器他们都敢卖,区区海上迷路,简单的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