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什么是天经地义的?(2 / 3)

加入书签

著头,大声喝问道。

眾臣无语了。

谁吃饱了撑得告皇上你擅权谋反

找谁告

都察院六部

还是內阁

又或者去太庙奉先殿找二祖列宗告

朱由校继续说:“六部暂怠停摆,朕看大家都无所谓。

为何

因为以前六部的办事效率,跟停摆区別不是很大。

此前的六部,高官和正臣忙著打嘴炮,执意於党爭;普通官吏忙著捞钱,站在旁边看热闹。

谁也没有心思去管政事。

布政司递上来的咨呈,都是他们无法解决或无法做决断的事,需要六部决断、授权和支持。

报到六部,部里级级討论,层层上报。

再转呈內阁,又是一番討论,票擬后递进司礼监,半年差不多过去了。

被批红出来,事情的时效性早就过了,再办意义也不大。

就算地方有司想执行,许多新的政事排山倒海一般涌过来,更紧急、更重要的堆满了案头,想办也有心无力。

朕的大明,就是一锅大糨糊,来回地熬,来回地糊,全靠它的社会惯性在继续前行。”

虽然有几个词听著很新,但大致意思能听懂。

眾臣听著朱由校如此直白的话,越发心惊又兴奋。

身为天子近臣,制置司的干將,制置司揽权越多,也就意味著大家手里的权柄越大,何乐而不为

朱由校指了指在场的几人,开口问:“朕问问你们,为何六部办事如蜗牛一般,制置司却能事急如火”

眾人对视一眼,刘良相答:“回皇上的话,制置司各有司职责明確,各司其职,也就是皇上说的专人专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制置司组织和工作条例》上写得明明白白。

条例中,各有司的工作流程也写得非常清晰,一件公事如何处置,有它的...嗯,对,指向性和时效性。

也就是公事由谁处理,怎么处理,什么时间內处理完,全都在条例中写得明明白白。

还有制置司所有官吏任职前有上岗培训,一级级往下培训,非常详细。

...”

朱由校点点头。

总结得很到位

没错,制置司组织架构和运作流程,一切都按照现代化行政组织+商业企业模式来,根据现在的通讯、文书处理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大明化”。

运作起来,朱由校觉得大家都磕磕绊绊,差强人意,但好在大家都有一股勃勃生气,还有进步的巨大空间。

刘良相看了一眼朱由校,继续说:“皇上以新制建新有司,再行以新法,略一实行,內廷外朝眾臣都感到无比震惊。

户部三四个月才能办好的事,制置司財政厅半天就搞定。

兵部要策画半年都没有眉目的边防规划,制置司参谋局三天擬定好。

六百里加急发关寧、宣大、蓟辽巡抚、总督和军镇,给他们三天时间关门秘密討论,三天后必须给予討论结果和建议。

加上一来一回的路程,半个月搞定。

事急如火,行疾似电。

奴婢和外臣们皆拜服皇上的运筹帷幄,嘆为天人。”

朱由校呵呵一笑,“你们以为你们的效率很高

错了,在朕的心里,还差一截。

不过任何优势都是比出来的。

你们被震惊,不是制置司真的效率惊人,而是此前六部低下的运作效率,比蜗牛还要慢。

有这个烂东西做参照物,稍微有点效率,你们都会觉得很惊人。”

朱由校背著手,站在窗前,看著天空上皓月。

“不要停,继续前进。

朕的制置司要像一条永远吃不饱的大鯨鱼,不知疲倦地接管六部懈怠的各种权柄。

整个六部,现在除了李起元、陈新学还在继续张罗財赋改革方案,大家都在躺平摆烂。

没事!

六部不管的事,制置司来管;六部不办的案,制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