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雪花一般的奏章(2 / 3)
> 预料之中的事!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
站在这里的人,各个顶尖聪慧。
有的是从科试中搏杀出来;有的是勛贵世家,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少数出身微寒,那更是人尖中的人尖子,才能站在这里。
他们不知道辽事崩坏的后果吗
知道!
从此大明北疆再无寧日,漠南的蒙古人,东北的女真人,两把尖刀抵在大明的心臟上,中间只隔著薄薄的一层九边防线。
然后大明朝廷需要不停地从各地搜刮钱粮,源源不断地往山海关、往宣大、往蓟州砸进去,原本不富裕的財政,雪山加霜。
在许多文武官员心里,这反倒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
女真蒙古寇边犯境暂且不说,就问你这么多钱粮砸进来,大家能不能一起发財
靠山吃山,占辽吃辽。
辽东崩坏,断了不少人的財路,正忧心忡忡,现在又多了一处寧锦山海关,好事!
大家可以继续发財!
朱由校冷笑了几声。
发財!
老子让你们各个都升棺发材!
他挥了挥手,示意早朝继续下一个流程。
刘良相上前一步,大声道:“眾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马上有官员咳嗽一声,跟同僚打好招呼,兄弟们,我第一个。
然后出列到丹墀前跪下,大声念:“臣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广庸有本上奏。《谨请急修圣心以缓异灾疏》...”
然后大声念了起来,意思是而今大明內忧外患,天地又有异象,不得了,所以请皇上多读圣人经义,深刻理解,最好做梦的时候都要背,然后以此为规范,急修圣心。
圣心一成,这些异象灾祸自然就消弭...
朱由校半懂半不懂,听了大概,很想问老夫子一句,要是朕苦修圣心,异灾却不消弭怎么办
王广庸马上就在上疏里做了回答。
异灾没有消弭,那就是皇上你的圣心还没有修到位,还需要继续加油。
从每月三次经筵增加到每五日一次。
要是还没消弭,那就每日一次。
还没有消弭
那就每日三次经筵,跟吃饭一样。
皇上加油,天下异灾消弭全靠你了!
苦你一人,幸福全天下!
朱由校听到这里,很想拿著手里的玉圭,对著王广庸那张一本正经的老脸,狠狠抽过去!
这都什么玩意!
你们天天文恬武嬉,夜夜歌舞昇平,醉生梦死,却道貌岸然地要老子做苦行僧,一味地在经筵里苦读。
对啊!
你们这些老夫子也只会讲经,经筵越多,越体现出你们的价值。
你们讲得好坏无所谓,反正出现天灾人祸就是老子没用心去学。
想不到你们跟街边的算命先生,师出一脉啊!
朱由校右手死死地捏著玉圭,差点把它捏碎。
终於还是忍下,让王广庸王老夫子把念完的奏章交给內侍,安然地从丹墀前回到队列。
接著又有官员陆续上前,大声念颂他们的得意之作。
《恭请广开言路扬清激浊尽绝馈遗疏》,暗戳戳地说当今朝堂贤良被斥,言路闭塞,这绝对不行。內外动盪,边衅屡起,天灾人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要想四海宴清,必须把贤良召回朝堂,广开言路,让这些嘴炮畅所欲言。
上疏里还说,要是女真酋首老奴,听到贤臣召回,眾正盈朝,言路广开,扬清激浊,定会心生畏惧,然后感於仁德,於是上表纳降,为大明永镇辽东。
好一个春秋笔法!
不仅暗戳戳地踩了阉党,还含蓄地提出解决朝廷当前的燃眉之急,辽东崩坏的办法:裂土分封,把辽东赐给奴儿哈赤,再多给钱帛女子,加以笼络,让他感受到大明的高恩厚德,自然就会臣服,不再犯境...
这脑洞开的,直接衝破天际!
朱由校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