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开眼界!龙哥的豪车是怎么造的!(3 / 6)

加入书签

发动机舱。

    “这可不好说啊肖总!”

    “你开车的时候,没看仪表盘吗?”

    “这辆车截止到目前,才跑了不到五万公里,距离十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标准还差不少。”

    “四万多公里,还没有故障和毛病出现,可并不代表到了十万、十五万公里的时候,还能完好无损。”

    肖金骅笑道:“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寻常老百姓开车,哪会这么几个人轮班日夜不停,一点儿也不心疼车的暴力驾驶?”

    “而且现在基建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乡镇公路里面都硬化处理了,再往后估计每个自然村,都会通上水泥路,坑洼泥泞的烂路会越来越少。”

    “所以咱们测试了四万多公里,都还没有暴露出任何问题,估计老百姓买回去后,开个二三十万公里,也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前提还是得定期保养。”

    说到这儿,肖金骅又抬手指向试车场内,那些还在不停行驶的试验车。

    “不过赵总,有件事我不太明白。”

    “搞耐久性测试,安排两三辆车测试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整这么多?”

    赵瑞龙瞥了一眼后,微微一笑。

    “因为我们本身这款车,上市的时候就会推出高中低,价位不同的三种配置呀!”

    “为了确保不同配置的车,都能有过硬的质量,一种配置安排三辆车路测,三种配置不就至少要九辆车了吗?”

    “另外,咱们集结这么多单位的力量联合造车,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也只有赚到钱,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持续更新迭代。”

    “所以咱们需要做大量的测试,以便在性能、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到绝佳的平衡点,总不能每一辆车都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零件吧?”

    肖金骅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

    “有那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齐心协力,造出性能好、质量高的车并不难。”

    “可是做工用料太过于扎实,以至于成本搞得太高,要卖上百万才有利润,这就不太好卖了。”

    “所以也确实需要用不同的设计、工艺、材料和零件,造出大量的试验车进行测试,以便做出适当的取舍。”

    说到这儿,肖金骅忍不住唏嘘感慨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国内国营和民营的汽车厂商也不少,但以前从没有人像你这么认真造车的。”

    “之前有车企搞耐久性测试,结果却是在实验室里,把新车放在测试台上一直跑,这样的测试能有啥用?”

    “难道在测试台上以八十公里的时速,持续跑了三十万公里,按照同样标准批量生产的车,也能跑三十万公里不出问题?”

    话音刚落,赵瑞龙就笑道:

    “我也有车在实验室测试啊!只不过咱们精心打造的实验室,测试功能更加全面、标准也更严格。”

    “除了可以让车,以不同的速度在测试台上跑,还能模拟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