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1 / 2)

加入书签

【她本是一位小小的丫鬟,却让西域诸国心悦诚服,顶礼膜拜。】

【她以三寸之舌,就可抵百万雄兵!】

【她从一个陪嫁的侍女,成长为华夏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她就是巾幗何须让鬚眉,敢同日月爭光辉的汉外交官---冯夫人,冯嫽!】

弹幕评价:

“如此奇女,为何史书很少记载

红顏不曾负江山,江山为何忘红顏”

“歷史上称她为冯夫人,对稳定中原和西域的经济和政治有很大贡献。”

“她的外交贡献为后来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奠定了基础。

但因其女性身份,正史记载简略,主要见於《汉书西域传》片段。”

和熹皇后时期

“史书何其吝嗇冰冷,朕每读史书,对解忧公主和冯夫人的事跡嚮往不已,她们为汉室奉献了一切,却在史书上寥寥几笔。”

邓绥对闺蜜班昭感慨,以一介女子之身掌控汉室,她深知女子的不易。

尤其是解忧公主和冯夫人在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智慧,以及虚无縹緲的大汉天威,为汉室爭取战略主动。

相比她们二人的困难,自己也许幸福了许多,如今朝堂之上的魑魅魍魎,皆不足为虑。

听著邓绥的话,班昭明白了闺蜜的暗示,想到同为女子的不易。

“娘娘,臣认为《汉书》中当有解忧公主和冯夫人列传,臣会与马续重新编订。”

邓绥闻言微微一笑,还是好闺蜜懂自己啊,自己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却能为解忧公主和冯夫人正名。

......

【太初四年,武帝刘彻封楚王刘戊孙女为解忧公主,冯嫽作为公主的侍女一同远嫁。】

【冯嫽生性聪慧,知书达理,善写隶书,很快学会了西域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

【18岁,冯嫽以汉使身份代表解忧公主,出使大宛,实现乌孙、大宛两国和解。】

【21岁,冯嫽与乌孙右大將成婚,右大將被冯嫽的智慧折服,汉乌联盟更上一层。其才能深受西域各国的认同,被尊称为 “冯夫人”。】

北宋年间

李清照看著天幕中挥斥方遒的冯嫽,只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为大宋第一拽姐,喝酒、赌博、打马球样样精通,但名为礼教的怪物束缚著自己。

自己想成为冯嫽,冯夫人这样为国效力的人,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

她只能用诗词去宣泄,將自己所有的才情写出来,一篇《词论》宣泄著自己的不羈。

李清照自认才情不弱於男子,恨不能为男儿身,一展心中的抱负。

崇禎年间

出川的路上,马祥麟看著前方身披鎧甲的母亲秦良玉,那是他的支柱。

“母亲之功不弱於冯嫽冯夫人,冯夫人以谋略为国效力,母亲以军功为国效力。”

拍马上前几步,马祥麟向秦良玉询问道:

“母亲,此次陛下急招您进京,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麟儿,陛下召我等进京,自有其深意,作为武將只需遵守军令即可。”

秦良玉对傻儿子一点点教导,自家崽去了京城,遍地都是人精,她害怕傻儿子被卖了还不知道。

马祥麟若有所思,母亲的话他听懂了,此次入京,白杆军只遵陛下之令。

......

【从18岁到60岁,四十余年间,冯嫽和解忧公主二人在乌孙互相扶持,为汉室经营西域,巩固著汉室在西域的统治。】

【甘露二年,63岁的冯嫽应召入朝,向宣帝刘询讲述西域情况,宣帝刘询封她为持节正使,派竺次、甘延寿为副使,再次出使乌孙。】

【冯嫽手持汉节,化解了乌孙亲汉派和亲匈奴派的矛盾。】

【甘露三年,年近七十的解忧公主向汉宣帝上书:“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

天幕弹幕:

“解忧公主一生嫁人三次,为了汉室边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